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陷及改革取向

发布时间:2018-05-17 11:54

  本文选题:金融危机 + 人民币汇率 ; 参考:《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摘要】: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规则不透明、汇率浮动区间狭窄等问题,仍然影响着汇率生成的市场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的影响,提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机制,采取盯住一篮子货币、加强区域货币合作、改变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结构、适当扩大汇率浮动幅度、完善外汇市场干预方式等政策措施是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取向。
[Abstract]:The marketization of the current RMB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mechanism is continuously improving, but the market basis of exchange rate generation is still affected by the opaque adjustment rules of a basket of currencies and the narrow floating range of the exchange rate.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formation of RMB exchange rate mechanis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market-oriented mechanism of RMB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the marketiza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pegged to a basket of currencies to strengthen regional currency cooperation. The reform orientation of RMB exchange rate mechanism under financial crisis is to change the main structure of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expand the range of exchange rate floating appropriately, and perfect the intervention mode of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元龙;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03期

2 孙华妤;;传统钉住汇率制度下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和有效性:1998~2005[J];世界经济;2007年01期

3 欧明刚;;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趋势:现实选择与机制改革[J];中国货币市场;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强;;国际经济变化与央行从紧货币政策选择[J];当代经济;2008年08期

2 王元龙;;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7年03期

3 胡再勇;;三元悖论困扰下的中国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J];当代财经;2011年07期

4 陈万千;;外汇市场发展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5 牛磊;;后金融危机下的区域货币合作[J];东南亚纵横;2010年02期

6 汪一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利弊的剖析[J];发展;2011年05期

7 王元龙;;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成因及其对策[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8 章和杰;;人民币篮子货币的实证研究[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9 张琦,王元龙;中美双边贸易:兼容性与非兼容性及其走向[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8期

10 陆荣;王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效果[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贵鹏;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陈勇;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D];南开大学;2010年

3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颜伟;人民币汇率改革配套政策调整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余婧;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理论与证据[D];复旦大学;2011年

6 薛永刚;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晓辉;全球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微观与宏观机制的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程延炜;人民币一篮子货币权重和均衡实际汇率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胡冬梅;持续贸易顺差背景下的中国货币政策选择[D];辽宁大学;2008年

10 刘艺欣;中国外汇储备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旭;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正面影响及后续措施[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杨汪平;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郭琦;基于BEER模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杨羽;人民币汇率与中国—东盟贸易[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彦民;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6 程名;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我国贸易结构调整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曾庆菊;我国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胡琛;我国汇率制度和利率市场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王红丽;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实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P;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改革的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华妤;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目标、障碍和对策探讨[J];金融论坛;2004年09期

2 孙华妤;“不可能三角”不能作为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依据[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8期

3 谢平,张晓朴;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1994—2000年中国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Z3期

4 张斌,何帆;如何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方案和时机[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2期

5 王水林,黄海洲;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及对相关政策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5期

6 孙华妤;从货币内生性看利率下调之必要[J];经济学动态;1999年07期

7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8 曲凤杰;;中国外汇储备持续累积的六大深层原因[J];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19期

9 谢平;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J];金融研究;2000年01期

10 李晓西,余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国民经济活力[J];金融研究;200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学工;中国加入WTO后的汇率制度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文刚;;中美汇率政策博弈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2 欧明刚;蔡鸿志;;站在十字路口的人民币汇率:回顾与展望[J];新金融;2009年12期

3 谭雅玲;人民币汇率的艰难选择[J];银行家;2005年06期

4 奚尚琴;;汇率分析范式转换及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评析[J];金融纵横;2006年01期

5 彭军善;张勇;;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及其选择的探讨[J];大众商务;2010年14期

6 胡梅;陈小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相关问题分析[J];知识经济;2010年05期

7 ;汇率制度改革迈出关键一步[J];中国投资;2006年01期

8 成力为;张冰;曹柱;;非实体资本大量内流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J];学习与探索;2006年04期

9 陈广文;唐善才;;对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10 程英;;以外汇市场的建设促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J];商场现代化;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秀贞;;青岛国有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做法与启示[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2 管晓华;;浅谈海事机构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岐山;;浅谈金融危机对碳酸镁市场的影响[A];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钙镁盐分会镁盐生产与发展研讨会专题报告汇编[C];2008年

4 谢石生;;金融危机下广州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张杰;;经济高速增长下的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危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6 毕研勤;;我国制造业应对金融危机策略[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7 孙涛;;应对金融危机应进一步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8 田辰山;;金融危机与文化问题[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9 刘明山;;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10 关景灵;;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转“危”为“机”的对策研究[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蕾;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8年

2 冯武勇;金融危机下,许多德国人重新捧读《资本论》[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程实;美国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还有多远[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4 记者 申明;金融危机为开源产业带来机遇[N];科技日报;2008年

5 艾芸;七成受调查者信心坚定[N];市场报;2008年

6 本报主笔 林纯洁;圈子要兜到什么时候[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李静颖;面对金融危机,中国仍是世界的亮点[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 刘泓;聚焦金融危机下的世界族际关系[N];中国民族报;2008年

9 记者 周其俊;不裁员不降薪不减福利[N];文汇报;2008年

10 万应慧;巨大力量源于星星点点[N];辽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颖;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理论与实践[D];辽宁大学;2010年

2 杨公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应对策略及效果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斌彬;信用扩张、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解凤敏;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周阳;人民币汇率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庆皓;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理论与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斌艳;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吴俊宏;上世纪末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及给予我国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3 孙小津;金融危机收入分配效应的国际比较[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然;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行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周睿;G20的崛起与作用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杨丽慧;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就业问题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石文景;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社会政策体系构建[D];浙江大学;2010年

8 张东;我国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9 冯艳蕾;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林华;金融危机对北京用电市场未来三年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1901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901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6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