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货币政策、内部控制和债务融资成本

发布时间:2017-03-29 21:06

  本文关键词:货币政策、内部控制和债务融资成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我国频繁调整货币政策。从2006年到2012年货币政策经历了紧缩、稳健、适度紧缩、紧缩、宽松、稳健的变化过程,这为本文研究货币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提供了很好的环境。过去关于货币政策的研究多数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的,鲜有关注微观的传导基础。而且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往往受到微观主体行为的影响。本文将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如何帮助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提高融资效率,部分抵消货币政策冲击,试图为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以及内部控制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的作用提供新的微观证据。本文首先回顾了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理论基础和制度背景分析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本文以2006-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初步检验了研究假设,通过OLS回归和WLS回归进一步证明了研究假设。此外,本文还进一步按照产权性质、外部治理环境分组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降低银根紧缩时期显著提高的债务融资成本在不同组的差异。最后在稳健性检验部分,首先进行了VIF检验和BG检验,发现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和序列不存在自相关性,其次回归模型中加入公司治理变量进行回归,结果依然不变,对模型进行Tobit回归的发现研究结论依然没有实质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显著提高,融资效率下降;内控制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减弱货币政策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水平的减弱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外部治理环境好的地区企业中更加明显。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启示。从国家层面来讲,我国应该继续推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不同经济主体受到货币政策影响程度的不同从而制定出差异化政策,使得货币政策能够更好的完成制定的初衷,更好的推动当代中国实体经济的繁荣。从企业层面来讲,实体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以提高融资效率,同时也为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应对货币政策冲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对于非国有企业和处在外部治理环境好的地区中企业而言更是如此。
【关键词】:货币政策 内部控制 债务融资成本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5;F822.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0-13
  • 1.2.1 研究内容10-12
  • 1.2.2 研究方法12-13
  • 1.3 创新点与不足13-15
  • 1.3.1 创新点13
  • 1.3.2 不足13-15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5-20
  • 2.1 货币政策相关研究15-17
  • 2.1.1 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文献15
  • 2.1.2 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文献15-17
  • 2.2 内部控制相关研究17-19
  • 2.2.1 内部控制的定义17
  • 2.2.2 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方法17-18
  • 2.2.3 内部控制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关系18-19
  • 2.3 文献简评19-20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20-28
  • 3.1 理论基础20-24
  • 3.1.1 信贷配给理论20-23
  • 3.1.2 信贷传导渠道23
  • 3.1.3 信息不对称23-24
  • 3.2 制度背景24-25
  • 3.3 研究假设25-28
  • 第四章 研究设计28-35
  • 4.1 货币政策类型的确定28-30
  • 4.2 模型构建30
  • 4.3 变量定义30-33
  • 4.3.1 被解释变量30
  • 4.3.2 解释变量30-31
  • 4.3.3 分组变量31
  • 4.3.4 控制变量31-33
  • 4.4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33-35
  •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35-51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35-36
  • 5.2 分样本组均值比较分析36-38
  • 5.3 相关性分析38-40
  • 5.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40-50
  • 5.4.1 对全样本的回归分析40-43
  • 5.4.2 对产权性质分样本回归分析43-44
  • 5.4.3 对外部治理环境分样本回归分析44-46
  • 5.4.4 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46-50
  • 5.5 稳健性检验50-51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51-52
  • 6.1 研究结论51
  • 6.2 政策建议51-52
  • 参考文献52-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56-57
  • 后记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蒋琰;;权益成本、债务成本与公司治理:影响差异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11期

2 夏立军;陈信元;;市场化进程、国企改革策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生决定[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3 刘斌;货币政策冲击的识别及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1年07期

4 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1年08期

5 张川;沈红波;高新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师评价与企业绩效[J];审计研究;2009年06期

6 张超林;杜金岷;苏柯;;货币紧缩、产权性质与公司现金持有[J];产经评论;2013年05期


  本文关键词:货币政策、内部控制和债务融资成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75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9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