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12:51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政府所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与社会的稳定密切相关。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都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以农村金融为支撑。虽然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金融支农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对农民收入造成影响。农民收入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彻底消除抑制农民收入增长的金融体制,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发展水平不同,因此,我们要根据各地区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制定出与该地区相符农村金融发展策略。于是本文选择了以四川省为例,研究该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状况,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其经济的发展对西部地区甚至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农业大省,四川省在国家推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时,就率先倡导国家政策,对该地区进行农村金融改革。经过近几十年的改革,四川省的农村金融改革也做出一些成就,不仅促进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加快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快农民收入的增长,我们有必要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此外,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为今后四川省农村金融改革提供指导作用,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与以往的相关研究与作比较,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模型的设立。本文首次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立足于四川省实际情况,对其加以创新,设立符合本文研究的模型;另一方面表现在指标的选取。根据四川省具体的情况,选取了最能反映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考虑到农民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者,粮食价格对农民收入影响尤为重要,我们引进了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这一变量;近几十年来,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于是我们将农村从业人员就业结构这一变量也引入到该模型中。 从文章整体结构看,本文的研究思路是:现状描述--模型设置--实证分析,主要有以下五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对文章的理论支持进行了大概的描述。第二本章主要对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农民收入理论进行了概述。首先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主要分为三个流派。其次简单阐述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信用破坏阶段、信用恢复阶段、全面改革阶段、逐步完善阶段;最后,对农民收入理论进行了概述,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农民收入构成和衡量农民收入指标,为本文后面实证研究部分选取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着眼于四川省,本章主要阐述了四川省农村金融现状及农民收入现状,首先利用图表简单明了地说明了四川省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主要分为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组织;接着概述了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尽管农村金融体系在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矛盾;根据四川省农村金融存在的矛盾,具体分析了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次,对四川省农民收入进行了趋势分析和现状分析。选取了1990-2010年四川省农民纯收入的数据,对四川省农民收入趋势进行了分析;根据1995年和2009年四川省农民纯收入构成变化,对四川省农民收入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解释了是什么导致了农民的收入构成发生变化。 第四部分对论文的主要论点进行了实证分析。笔者在第四章中本章首先阐述了前提假设和数据分析,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选取了本文需要的数据指标,主要指标有:农民收入指标、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指标、农村从业人员就业结构变化指标。并对这些指标的数据加以说明。其次进行了模型设计、计量检验。通过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变形,根据1990-2010年四川省农民收入相关的指标进行计量检验和回归分析。通过单位根检验证实了我们选取的五个单位变量是一阶单整的,进而进行了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我们所选取的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为了更进一步证实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和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均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且具有单向作用。最后,对模型的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和说明。 第五部分基于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实证分析的结果,本章提出了四川省农村金融进一步促进对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产品创新、健全金融政策、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832.35;F323.8;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2. 理论概述
    2.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2.1.1 农业补贴信贷理论
        2.1.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2 农村金融发展历程
        2.2.1 初步发展阶段
        2.2.2 信用破坏阶段
        2.2.3 信用恢复阶段
        2.2.4 全面改革阶段
        2.2.5 逐步完善阶段
    2.3 农民收入理论概述
        2.3.1 农民收入的构成
        2.3.2 衡量农民收入的指标
3. 四川省农村金融现状及农民收入现状
    3.1 四川省农村金融现状
        3.1.1 四川省农村金融体系构成
        3.1.2 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3.1.3 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3.2 四川省农民收入现状
        3.2.1 四川省农民收入趋势分析
        3.2.2 四川省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4. 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前提假设与数据说明
        4.1.1 前提假设
        4.1.2 数据说明与指标选取
    4.2 模型设计与计量结果及检验
        4.2.1 计量模型设计
        4.2.2 计量结果与检验
    4.3 实证结论
5. 提高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5.1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5.1.1 加快农村正规金融改革,增强其支农力度
        5.1.2 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规范发展
    5.2 创新金融产品,提供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服务
        5.2.1 鼓励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5.2.2 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贷款抵押担保品范围
        5.2.3 增加涉农企业的集合债券的发行,拓宽这些企业的融资渠道
        5.2.4 发展农产品远期市场,增加期货交易的品种
    5.3 完善金融政策,促进资金回流机制的建立
        5.3.1 采取措施提高金融机构进行小额贷款的积极性
        5.3.2 采取措施提高小额信贷资金使用效率
    5.4 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
        5.4.1 建立农业保险体系
        5.4.2 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英;;改革农村金融体制 服务新农村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2期

2 冉光和,王锡桐;财政货币政策配合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1期

3 罗剑朝;阚先学;;山西省农村金融对增加农民收入支持状况实证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朱泽;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思路及政策框架[J];宏观经济管理;2005年03期

5 谭燕芝;;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关系的实证分析:1978~2007[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6 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年05期

7 冉光和;李敬;熊德平;温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制度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3期

8 李蕊倩;;构建和谐农村金融市场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7年06期

9 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10 许崇正;高希武;;农村金融对增加农民收入支持状况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9期



本文编号:2853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853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7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