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非常规货币政策与中国实体经济偏离的溢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12:05

  本文关键词:非常规货币政策与中国实体经济偏离的溢出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后,非常规货币政策成为各国央行刺激经济复苏的首选工具,但一系列以量化宽松政策为代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带来超额货币供给的同时并没有完全真正带动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我国,货币供给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即马歇尔K值系数不断攀升,出现“畸高”现象,即货币供给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出现了显著的偏离现象。Mac Kinnon(1997)把这种货币供给变化与实际产出量等实体经济变量之间的偏离现象称为“中国货币之谜”。基于这样的背景,针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和货币供给出现的偏离现象,通过理论分析法阐述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作用的传导机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我国在货币供给传导于实体经济过程中的“渗漏”途径及其偏离表现,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考察不同行业部门应对货币供给冲击的反应情况,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与向量自回归模型探究非常规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偏离的溢出效应,以期揭示中国“高货币化”现象下实体经济增长低缓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在2002-2013年这12年中,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不高,用于经济发展的货币供给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向虚拟经济部门渗漏现象。扣除马歇尔K值自身的贡献率外,实际产出增长、房地产销售额增长、股票市场成交额增长和金融机构存款增长对马歇尔K值变动的贡献率分别为5.6%、3.6%、18.8%与2%。虚实经济部门的内在性质差异使得非常规货币政策投放于实体经济的货币供给并没有第一时间真正进入实体部门,而是溢出到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领域追求高收益回报。因此,我们不能仅依靠扩大货币供给投放量来刺激经济增长,更关键的是满足我国企业在发展进步中的资金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通过完善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降低公众对货币的预防性动机,有效巩固市场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税收机制,减小实体投资与金融投资收益回报率的差距,加快解决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好有力准备。
【关键词】:非常规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实体经济 偏离 溢出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22.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12-13
  • 1.2.1 研究思路12
  • 1.2.2 研究方法12-13
  • 1.3 研究内容与依据13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研究依据13
  • 1.4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不足13-15
  • 1.4.1 重点与难点13
  • 1.4.2 创新点与不足13-15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15-23
  • 2.1 货币政策规则与传导机制15-16
  • 2.1.1 货币政策规则15-16
  • 2.1.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6
  • 2.2 非常规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践及相关概念界定16-20
  • 2.2.1 非常规货币政策及溢出效应概念界定16-18
  • 2.2.2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践18-19
  • 2.2.3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评价19-20
  • 2.3 金融与实体经济非协调发展的溢出分析20-23
  • 2.3.1 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增长20-21
  • 2.3.2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增长21-23
  • 3 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作用的机理分析23-28
  • 3.1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前提及理论依据23-24
  • 3.1.1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前提23
  • 3.1.2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23-24
  • 3.2 非常规货币政策与传统货币政策的区别24-25
  • 3.3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分析25-28
  • 3.3.1 利率传导机制25-26
  • 3.3.2 资产价格传导机制26
  • 3.3.3 信贷传导机制26-28
  • 4 非常规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偏离的溢出表现28-43
  • 4.1 偏离的宏观经济总量分析28-30
  • 4.1.1 经验性数据分析28-29
  • 4.1.2 马歇尔K值分析29-30
  • 4.2 偏离的行业分析30-33
  • 4.2.1 各行业价格波动表现30-31
  • 4.2.2 各行业价格反应幅度与时滞期——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31-33
  • 4.3 偏离的溢出迹象与途径33-41
  • 4.3.1 股票市场“漏斗”33-35
  • 4.3.2 房地产市场吸收35-37
  • 4.3.3 银行体系“黑洞”37-39
  • 4.3.4 其它途径39-41
  • 4.4 小结41-43
  • 5 非常规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偏离的溢出效应实证43-52
  • 5.1 货币量与虚实经济关系的数量模型43-46
  • 5.1.1 模型构建43-44
  • 5.1.2 指标量化分析44-45
  • 5.1.3 小结45-46
  • 5.2 货币量与虚实经济关系的VAR模型46-52
  • 5.2.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46
  • 5.2.2 平稳性检验46-47
  • 5.2.3 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47-50
  • 5.2.4 小结50-52
  • 6 结论与建议52-55
  • 6.1 研究结论52-53
  • 6.2 政策建议53-55
  • 参考文献55-58
  • 附录A 数量模型各指标计算结果58-59
  • 在学研究成果59-60
  • 致谢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裴平,熊鹏;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渗漏”效应[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莹莹;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及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非常规货币政策与中国实体经济偏离的溢出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40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2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