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股会计处理方式及其对财务报告的影响研究 ————以小米公司为例
发布时间:2023-02-11 14:20
近些年来,引起投资者兴奋与活跃的创新资本不断进入公众的视野,作为一种私募股权融资的“新宠”,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发行方式灵活的创新金融工具日益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在资本市场上的保有量越来越广泛。但是它的优先性与特殊性,使它在会计处理过程中的认定相当模糊,它是公司的负债抑或是权益,很难分得清楚。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这种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见仁见智的财务处理方法使发行单位的财务报告表现到底与企业的真实经营业绩是否有差距,或差距有多大,成为许多投资者关注的问题。在此形势下,研究现有会计准则对优先股的处理,探究其问题根源所在对于促进优先股在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运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小米,是一家成功于2018年中登陆港股的互联网公司。该公司2010年4月在中国北京创立,一直致力于智能硬件以及电子产品的开发、研究与营销。2018年7月在中国香港完成华丽地转身的同时,也给投资市场扔下一记重磅炸弹:那就是它在同年的4月将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理由认定为金融负债,允许其以公允价值计量。众所周知,近年来小米的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其公司股票在发行期估值相对过...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优先股发行动因的研究
1.2.2 关于优先股分类的研究
1.2.3 关于优先股经济后果的研究
1.2.4 关于我国优先股制度建设的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框架
2.优先股会计处理方法的理论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优先股的定义
2.1.2 优先股的类别
2.1.3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会计属性辨析
2.2 优先股会计处理的基本规定
2.2.1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2.2.2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
2.2.3 准则规定的差异
2.3 优先股会计处理的理论基础
2.3.1 业主观与主体观
2.3.2 基本所有权法与严格债务法
3.案例分析
3.1 小米公司概况
3.1.1 小米公司简介与发展历程回顾
3.1.2 小米公司经营状况
3.1.3 小米公司财务状况
3.2 小米公司发行优先股情况介绍
3.2.1 小米公司优先股发行情况及条款设计
3.2.2 小米公司对其优先股的会计处理
4.小米公司优先股会计处理方式分析
4.1 小米公司优先股会计处理的依据与缺陷
4.1.1 小米公司优先股会计处理的依据分析
4.1.2 小米公司优先股会计处理方式的弊端
4.2 小米公司优先股会计处理方式的影响
4.2.1 转股前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4.2.2 转股后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4.3 对小米公司优先股会计处理方式的改进
4.3.1 将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4.3.2 参考GAAP两步法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确认为权益
4.3.3 将其负债部分与权益部分分拆分别计量
4.3.4 改进后的效果比较
5.本案例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本案例研究结论
5.1.1 优先股会计处理背离经济实质
5.1.2 优先股分类会持续影响企业发展
5.1.3 要规范复合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
5.2 本案例研究的启示
5.2.1 我国会计准则在与国际趋同时要趋利避害
5.2.2 要推动非通用准则业绩的规范化
5.2.3 完善优先股制度建设,推动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40546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优先股发行动因的研究
1.2.2 关于优先股分类的研究
1.2.3 关于优先股经济后果的研究
1.2.4 关于我国优先股制度建设的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框架
2.优先股会计处理方法的理论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优先股的定义
2.1.2 优先股的类别
2.1.3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会计属性辨析
2.2 优先股会计处理的基本规定
2.2.1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2.2.2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
2.2.3 准则规定的差异
2.3 优先股会计处理的理论基础
2.3.1 业主观与主体观
2.3.2 基本所有权法与严格债务法
3.案例分析
3.1 小米公司概况
3.1.1 小米公司简介与发展历程回顾
3.1.2 小米公司经营状况
3.1.3 小米公司财务状况
3.2 小米公司发行优先股情况介绍
3.2.1 小米公司优先股发行情况及条款设计
3.2.2 小米公司对其优先股的会计处理
4.小米公司优先股会计处理方式分析
4.1 小米公司优先股会计处理的依据与缺陷
4.1.1 小米公司优先股会计处理的依据分析
4.1.2 小米公司优先股会计处理方式的弊端
4.2 小米公司优先股会计处理方式的影响
4.2.1 转股前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4.2.2 转股后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4.3 对小米公司优先股会计处理方式的改进
4.3.1 将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4.3.2 参考GAAP两步法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确认为权益
4.3.3 将其负债部分与权益部分分拆分别计量
4.3.4 改进后的效果比较
5.本案例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本案例研究结论
5.1.1 优先股会计处理背离经济实质
5.1.2 优先股分类会持续影响企业发展
5.1.3 要规范复合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
5.2 本案例研究的启示
5.2.1 我国会计准则在与国际趋同时要趋利避害
5.2.2 要推动非通用准则业绩的规范化
5.2.3 完善优先股制度建设,推动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40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3740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