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产权与绩效管理的实践与制度创新——基于华莱士员工合伙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5 05:05
华莱士的员工合伙制在制度设计和实践的应用及推广中整合了三类观点:一是股票民生主义观点,把员工合伙制界定为是在虚拟产权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股票民生主义,员工可以获得股东的身份,享有产权的真实收益;二是合作与竞争的观点,通过收益和竞争调动员工行为管理,包括授权、分红、管家行为等的强效激励,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和飞跃;三是组织行为观点,从战略和绩效的考评角度进行目标管理,从而在员工合伙制的运行过程中更加精确地把握员工的工作能动性和技能水平,瞄准靶位,进行精准激励。华莱士的员工合伙制把三种观点结合在一起,股票民生主义促使了在战略层面更好地推动员工合伙制的运行,而虚拟产权的分割和转让成为了股票民生主义即员工合伙制运行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而由此产生的强效激励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组织绩效实现的愿景。
【文章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虚拟产权让渡与员工合伙制
的实施和推行。华莱士的员工合伙制源于企业发展初期的资本困境,发展于后期的人才培养模式,成熟于人才梯队和人才库的建设。主要变革思路,是让基层门店的每位员工都能变成企业内部类市场竞争主体,并致力于让每位员工直接参与到内部经营管理及市场扩张。具体做法,是将产权按照连锁门店实体进行划分,构建了内部小单元为“元主体”的虚拟产权内部交易机制,其中每个店长作为虚拟产权拥有者是获取剩余索取权的最大受益者,当不同门店的虚拟产权价值形成并重新组合时,企业完整的产权属性便得到高度整合。员工合伙制不仅构筑了每个实体门店的价值挖掘中心,也成为了独立的运营团队模式和绩效考评元单位。员工合伙制是华莱士内部类市场化运行过程中员工培养模式及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图2虚拟产权让渡与员工合伙制图3华莱士虚拟产权、员工合伙制与绩效关系具体运营框架图在图2中,连锁门店所拥有的虚拟产权,可以看作是企业真实产权被切割让渡后,转让给合适的代理人即各门店店长,各门店店长通过入股门店的方式成为“合伙员工”并拥有非典型股东①身份,更加清晰地表明了自身的权责利,实现和拥有了门店的控制权和核算的收益权。另外,在一定531《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9期①此处的非典型股东身份是指区别于企业创业者和投资者的股东身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索京瓷“阿米巴”经营之谜——基于企业内部虚拟产权的案例研究[J]. 刘方龙,吴能全. 中国工业经济. 2014(02)
[2]SBU:战略执行与管理控制系统在中国的实践与创新——基于海尔集团SBU制度的描述性案例研究[J]. 汤谷良,穆林娟,彭家钧. 会计研究. 2010(05)
[3]再探案例研究的规范性问题——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8)综述与范文分析[J]. 潘绵臻,毛基业. 管理世界. 2009(02)
[4]虚拟产权与企业家激励[J]. 徐向阳. 中国工业经济. 2005(12)
[5]产权、管理与企业绩效[J]. 冯巨章. 中国工业经济. 2003(05)
本文编号:3569785
【文章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虚拟产权让渡与员工合伙制
的实施和推行。华莱士的员工合伙制源于企业发展初期的资本困境,发展于后期的人才培养模式,成熟于人才梯队和人才库的建设。主要变革思路,是让基层门店的每位员工都能变成企业内部类市场竞争主体,并致力于让每位员工直接参与到内部经营管理及市场扩张。具体做法,是将产权按照连锁门店实体进行划分,构建了内部小单元为“元主体”的虚拟产权内部交易机制,其中每个店长作为虚拟产权拥有者是获取剩余索取权的最大受益者,当不同门店的虚拟产权价值形成并重新组合时,企业完整的产权属性便得到高度整合。员工合伙制不仅构筑了每个实体门店的价值挖掘中心,也成为了独立的运营团队模式和绩效考评元单位。员工合伙制是华莱士内部类市场化运行过程中员工培养模式及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图2虚拟产权让渡与员工合伙制图3华莱士虚拟产权、员工合伙制与绩效关系具体运营框架图在图2中,连锁门店所拥有的虚拟产权,可以看作是企业真实产权被切割让渡后,转让给合适的代理人即各门店店长,各门店店长通过入股门店的方式成为“合伙员工”并拥有非典型股东①身份,更加清晰地表明了自身的权责利,实现和拥有了门店的控制权和核算的收益权。另外,在一定531《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9期①此处的非典型股东身份是指区别于企业创业者和投资者的股东身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索京瓷“阿米巴”经营之谜——基于企业内部虚拟产权的案例研究[J]. 刘方龙,吴能全. 中国工业经济. 2014(02)
[2]SBU:战略执行与管理控制系统在中国的实践与创新——基于海尔集团SBU制度的描述性案例研究[J]. 汤谷良,穆林娟,彭家钧. 会计研究. 2010(05)
[3]再探案例研究的规范性问题——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8)综述与范文分析[J]. 潘绵臻,毛基业. 管理世界. 2009(02)
[4]虚拟产权与企业家激励[J]. 徐向阳. 中国工业经济. 2005(12)
[5]产权、管理与企业绩效[J]. 冯巨章. 中国工业经济. 2003(05)
本文编号:3569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udianguanli/3569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