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的网络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的网络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供应链关系质量 供应链信息共享 供应链物流能力 供应链绩效 供应链网络优化
【摘要】: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供应链绩效。如何做到有效整合资源、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明晰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优化尤为重要。当前对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供应链信息共享和供应链物流能力,对供应链关系质量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实践证明,良好的供应链关系质量不仅促进供需双方共享信息,减少“牛鞭效应”,降低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率,而且推动企业之间能力与资源的优势互补,提高供应产品的响应性。供应链关系质量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供应链网络优化方面,优化内容侧重于对作业设施的理想数量以及他们的地理位置、采购的数量、制造产出的数量以及这些产出的流程的优化,属于供应链物流能力优化范畴。优化内容较为单一,阻碍供应链绩效的提高。因此,本文以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供应链绩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结论对企业提升其供应链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首先,本文对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供应链关系质量、供应链信息共享、供应链物流能力与供应链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江苏省227家制造业企业为调查对象,借助结构方程分析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并最终通过对模型进行修正和适配度评价,理清供应链关系质量、供应链信息共享、供应链物流能力和供应链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关系质量、供应链信息共享、供应链物流能力和供应链绩效之间均具有正相关关系。其次,构建网络模型对以上内容进行优化。该网络模型应同时包含以上内容。但是由于供应链信息共享优化多采用集成式网络模型研究,供应链物流能力优化多采用直链式网络模型研究,研究采用的网络模型结构不同,因此本文分别对它们进行了研究。供应链关系质量和供应链信息共享优化方面:构建了考虑关系质量的供应链信息集成网络优化模型。首先构建供应链信息流集成网络,根据强联通原理,将供应链信息流集成网络划分为多个供应链信息流集成块。借助Floyd算法选择出集成块中两两节点之间实现信息共享费用最低的最短路径。为了进一步实现供应链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建立了兼顾企业与外部企业关系质量和企业信息集成能力的企业信息集成度评价指标,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分析方法对集成块中每个企业的信息集成度进行分析,选择出信息集成度得分最高的企业,负责供应链信息中心的构建。在数值算例分析中,借助Matlab软件,对供应链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为两两节点之间的信息共享指明了最短路径,实现了信息共享费用最低的目标,同时,对主要负责构建供应链信息中心的企业做出了选择,该企业在信息集成能力和与外部企业的关系质量方面综合表现优异,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供应链关系质量和供应链物流能力优化方面:构建了考虑关系质量的供应链物流能力网络优化模型。将关系质量维持成本融入到供应链总成本中,并结合设施固定运营成本、产品成本和运输成本,以供应链总成本最低为研究目的,以制造商为核心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对供应商-制造商关系质量、供应链物流能力、供应商选择进行了优化研究。在数值算例中,借助Lingo软件,对供应链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显示企业会选择与绩效高的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这样不仅供应链关系质量维持成本达到最低,供应链总成本也达到了最低。
【关键词】:供应链关系质量 供应链信息共享 供应链物流能力 供应链绩效 供应链网络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5
- 第1章 绪论15-2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5-16
- 1.1.1 研究背景15
- 1.1.2 研究意义15-16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6-24
- 1.2.1 供应链关系研究现状16-18
- 1.2.2 供应链关系质量研究现状18-19
- 1.2.3 供应链绩效研究现状19-22
- 1.2.4 供应链网络优化研究现状22-23
- 1.2.5 研究现状总结23-24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创新点24-27
- 1.3.1 研究思路24-25
- 1.3.2 研究内容25-26
- 1.3.3 创新点26-27
- 第2章 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27-35
- 2.1 概念界定27-30
- 2.1.1 供应链关系质量27
- 2.1.2 供应链信息共享27-28
- 2.1.3 供应链物流能力28-29
- 2.1.4 供应链绩效29-30
- 2.2 研究框架及理论假设30-34
- 2.2.1 供应链关系质量和供应链信息共享之间的关系30
- 2.2.2 供应链关系质量和供应链物流能力之间的关系30-31
- 2.2.3 供应链信息共享和供应链物流能力之间的关系31-32
- 2.2.4 供应链信息共享和供应链绩效之间的关系32
- 2.2.5 供应链物流能力和供应链绩效之间的关系32-33
- 2.2.6 供应链关系质量和供应链绩效之间的关系33-34
- 2.3 本章小结34-35
- 第3章 实证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35-51
- 3.1 研究设计35-38
- 3.1.1 问卷设计35
- 3.1.2 变量的选择和测量35-38
- 3.1.3 数据收集38
- 3.2 研究数据分析38-47
- 3.2.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38
- 3.2.2 描述性统计分析38-41
- 3.2.3 信度分析41-42
- 3.2.4 探索性因子分析42-44
- 3.2.5 验证性因子分析44-47
- 3.3 实证结果47-48
- 3.3.1 结构方程假设模型47
- 3.3.2 模型修正与适配度评价47-48
- 3.3.3 假设检验结果48
- 3.4 研究结果及讨论48-49
- 3.4.1 供应链关系质量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48-49
- 3.4.2 供应链信息共享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49
- 3.4.3 供应链物流能力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49
- 3.5 本章小结49-51
- 第4章 考虑关系质量的供应链信息流集成网络优化51-66
- 4.1 问题描述及优化思路52
- 4.2 供应链信息流集成网络模型构建52-54
- 4.3 供应链信息流集成块中的信息共享优化54
- 4.4 供应链信息中心的确定54-58
- 4.4.1 信息集成度评价指标的建立54-56
- 4.4.2 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分析56-58
- 4.5 案例优化求解与分析58-64
- 4.5.1 供应链信息流集成块中信息共享路径的确定58-60
- 4.5.2 供应链信息中心的确定60-63
- 4.5.3 结果分析63-64
- 4.6 本章小结64-66
- 第5章 考虑关系质量的供应链物流能力网络优化66-78
- 5.1 问题描述及优化思路67-68
- 5.2 参数说明68-69
- 5.3 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69-71
- 5.4 假设说明71
- 5.5 模型构建71-73
- 5.5.1 目标函数71-72
- 5.5.2 约束条件72-73
- 5.6 数值算例说明73-76
- 5.7 实例优化求解及分析76-77
- 5.7.1 优化结果76-77
- 5.7.2 结果分析77
- 5.8 本章小结77-78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78-80
- 6.1 全文总结78-79
- 6.2 研究展望79-80
- 参考文献80-87
- 附录87-91
- 附录1 考虑关系质量的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调查问卷87-89
- 附录2 Lingo编程89-9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1-92
- 致谢92-93
- 详细摘要93-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岳峰,谢如鹤;供应链管理述略[J];物流技术;2002年12期
2 牟效东;供应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03年02期
3 陈春鸿;;一个也不能少——供应链实施必须与伙伴同步[J];每周电脑报;2003年17期
4 张丽立 ,海峰 ,牟效东;供应链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3期
5 刘振元,郭敏,费奇;供应链的分类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10期
6 霍红;高爽;张媛婧;;供应链管理效益递减规律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23期
7 梁天宝;;构建基于时间竞争的极速供应链[J];现代企业;2005年12期
8 曹进;;印刷企业的供应链策略[J];印刷技术;2005年04期
9 约西·谢菲;;打造灵敏供应链的六个步骤[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年02期
10 廖成林;任小秀;姚伟键;;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供应链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范林根;;多元动态供应链组织协调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周晓华;蔡帼娅;;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知识管理系统平台设计与研究[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钟载国;曹维平;;对供应链现行问题及改进的对策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4 赵文军;叶婷;;供应链中的知识流程改进研究[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叶勇;辜丽川;;基于自组织的生鲜供应链损耗机理及对策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系统管理与复杂性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王彦明;;铁路物资供应引入供应链管理机制的探讨[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流科学与技术论文集[C];2004年
7 戚依南;张晓娣;;供应链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胡芳;;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与经销商的合作分析[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焰 编译;供应链卡在哪儿?[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2 张小明;选择怎样的供应链才有优势[N];国际商报;2005年
3 张小明;如何选择供应链[N];现代物流报;2005年
4 赵钢;流通信息化向供应链组织转变[N];中国商报;2004年
5 蒋理;供应链管理:以信息化焕发企业活力[N];中国商报;2004年
6 北京物资学院 唐寅;SCM软件市场分析[N];国际商报;2003年
7 郭明磊;打造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供应链网络[N];现代物流报;2008年
8 邵建国;新兴市场医药供应链重构[N];医药经济报;2011年
9 李恭;如何建立反应灵敏的供应链?[N];现代物流报;2006年
10 约西·谢菲(Yossi Sheffi);如何建立反应灵敏的供应链?[N];中国证券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梅;供应链物流供需不平衡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张慧颖;不确定需求下的供应链库存协调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陈绍慧;生鲜农产品(FAP)供应链时空运行优化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曾文杰;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袁成祥;基于Agent的供应链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胡凯;生猪供应链节点间的行为策略与契约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温艳;基于供应链的医院物资集成化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蔚为;美国某体外快速诊断公司的原材料本地化采购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阚亚军;电煤供应链多级库存优化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杜开放;P公司新产品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王文君;湖南省蔬菜供应链优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5 戴丽嘉;S公司采购供应链平台构建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何梦婷;基于众包条件下的供应链创新的实证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6年
7 郭静;供应商行为对供应链质量管理及绩效的影响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8 蔡润东;串行供应链协同收益公平分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9 刘朋;XDY服装公司供应链管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10 王涛;基于电子商务的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供应链再造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32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832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