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主体成功的哲学思考
本文关键词:科技主体成功的哲学思考 出处:《吉林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科技主体成功问题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现代成功学理论、价值论、生态伦理学等学说,为研究科学技术主体成功提出了新的问题,也使科学技术主体成功的研究具有更加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问题研究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科技主体成功进行了系统仔细的理论探索。首先,论文对科技主体及成功的内涵、实质以及科学劳动的特性进行了概括,并对科技主体成功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成功是目的论与实践论相统一的观点,总结了科学技术发展史的不同时期科技主体对追求成功的不同特点。其次,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以及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促进科技主体获得成功所需要具备的主客观条件进行了分析,着重论述了人、社会与环境相统一的价值观的建立是科技主体追求成功的重要条件的理论观点,论述通过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等理论作为支撑,指出成功作为一种价值观,它需要人们从自我的角度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更需要社会为科技主体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从而为科技主体追求成功设立导向。 当越来越多的人们掌握了科学这一工具,当科技主体的队伍日益壮大,科技主体对成功的获得也日益渴望和期待。然而,在科学技术“双刃剑”的作用下,在社会上的功用主义的思潮影响下,片面地追求个人成功,或许能为个人带来了无限的荣誉与财富,但却为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制造了更大的难题。因此,合理的价值观和科学评价标准的建立,对于科技主体与社会、科技主体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success of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urrent theoretical circle. Marx's theo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e theory of modern success, the theory of value,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ethics, and so on. In order to study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 problems have been put forward, and the successful research of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more profou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the use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history and logic unified method, the main bod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a systematic and careful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bject and success, and comb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bject success, and points out that success is the unity of teleology and practice theory. Summarizes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Maslow's theory of need and Marx's theo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needed to promote the succ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bjects, and emphatically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viewpoint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values of unity of 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bjects to pursue succes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geoethics and deep ecolog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success as a value value requires people to establish scientific evaluation standa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mselves. It is also necessary for society to establish a reasonabl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bjects, and thus to set up a guide for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bjects in their pursuit of success. As more and more people master the t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en the main bod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growing stronger,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obtain success is also increasingly eager and expected. However, under the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uble-edged swor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utilitarianism, the one-sided pursuit of personal success may bring unlimited honor and wealth to individuals, but it creates greater problem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reasonable values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standards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and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society,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N02;G3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代平;叶华虎;董罡;张文韬;陈旖;白杰英;胡娟峰;曾林;聂奎;;猴B病毒被膜糖蛋白gC的原核表达及诊断价值评价[J];生物技术通讯;2011年04期
2 朱焕密;;浅析绩效管理与企业健康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春红;邓华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的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6分会场-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邵永富;;无症状镜观血尿超声筛查价值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景长顺;黄玄;赵蕊;刘冰;;游览参观点价值“三维评价法”——游览参观点价值评价研究[A];中国公园协会2006年论文集[C];2006年
4 杨觉英;封殿胜;;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人力资本价值评价[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吴恩福;郑祥武;殷薇薇;;CT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评价[A];2005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门苗苗;杨凤林;;城市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黄湘;陈亚宁;;塔里木河干流上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机制研究[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肖虹;;R&D投资决策期权价值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述评与展望[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1期)[C];2009年
9 钟华;孙保平;;退耕还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价现状及展望[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10 杨春庆;肖泽新;;人力资本的价值评价与风险分析[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禹燃;太阳镜价值评价[N];中国商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于晓娜;高盛看好四家上市银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贾平;从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看品牌市场[N];中国包装报;2004年
4 红阳厂党委书记 吴碧君;用好社会价值评价[N];中国航天报;2004年
5 新华社记者奚启新、本报记者蒋建科;我国航天科技队伍实现新老交替[N];人民日报;2002年
6 ;MOSS助力吉林网通转型[N];人民邮电;2006年
7 刘进田;荣辱观的客观变化及其价值评价[N];西安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肖琳;让科技释放经济发展潜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9 张少宁;政府经济行为价值的伦理定位[N];广西日报;2007年
10 潘澄清;选拔干部不再做心理测试[N];中国人事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岩;科技主体成功的哲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2 唐建;耕地价值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D];重庆大学;2004年
5 郭清和;广州市城市森林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6 林源;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7 程现昆;科技伦理研究论纲[D];吉林大学;2007年
8 袁蕴;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宋培义;电视媒体数字资产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毛良升;哲学视域中的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晓平;高校科技产业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刘R祭,
本文编号:1373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37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