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内隐表征
[Abstract]:Academic misconduc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is a common concern of our country's scientific commun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and the public. In this study, word association, a commonly used implicit measurement method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was used to reveal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and conceptual system of research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ssociative wor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major national projects" and "academic misconduct" by means of semantic network technology. This study reveals and intuitively characterizes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and finds that various academic misconduct acts constitute the continuu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behavior according to their influence range and degree. Contrary to the spiri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s the internal cause and root of academic misconduc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lans and projects are the external causes of inducing academic misconduct; in the process of alloca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resources, Sociocultural factors may contribute to academic misconduc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软科学计划前瞻性项目(2013GXS6B211)
【分类号】:G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学术不端行为举报[J];科技导报;2006年06期
2 本刊编辑部;;学术不端行为举报[J];科技导报;2006年10期
3 本刊编辑部;;学术不端行为举报[J];科技导报;2006年12期
4 本刊编辑部;;学术不端行为举报[J];科技导报;2007年01期
5 本刊编辑部;;学术不端行为举报[J];科技导报;2007年02期
6 ;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陈祖甲;;对学术不端行为岂能宽容[J];民主与科学;2008年06期
8 ;发生学术不端行为要反省“教育”是否成功[J];高校教育管理;2009年02期
9 ;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J];中州学刊;2009年03期
10 ;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声明[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美娟;;科技期刊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和防范[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梁凤英;;试论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瑞芹;;倡导科研诚信,整治学术不端行为若干举措[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邓雯;;编辑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中的能动作用[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秋霞;林海文;;学术不端行为分析及编辑部应对策略[A];学术期刊编辑学理论与实践[C];2010年
6 吕文红;;从根源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兼论大学学报的教育功能[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红军;;浅谈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措施[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8 秦江敏;王荣;林平;姚磊;;学术不端行为与军校学报的能动把关作用[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本刊编辑部;;重要启事[A];全国大型煤炭企业综采技术发展成果集[C];2010年
10 林美;;端正学风 净化象牙塔——透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育馥;西方国家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措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苏州;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9年
3 柏木钉;惩治学术不端行为要敢于下猛药[N];中国改革报;2012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刘迎秋;治理学术不端行为 弘扬科学道德规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主笔 张思宁;商业社会的科学操守[N];辽宁日报;2007年
6 记者 陈春保;反对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N];湖北日报;2008年
7 记者 李玉兰;教育部要求严惩学术不端行为[N];光明日报;2009年
8 记者 赵凤华;对学术不端行为必须严肃处理[N];科技日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果断行动 绝不姑息[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记者 谭嘉;高校对查处学术不端负直接责任[N];健康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白勤;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霞;学术不端行为的政府治理探索[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梁颖;我国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3 夏晴涛;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王煈;高校对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蔡瑞;国外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机制及其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6 董正华;学术不端行为研究及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红军;基于博弈论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监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万聪;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杨进军;当前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于靖;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评判制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02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202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