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吉林省科技基础资源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9 16:42
【摘要】:文章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的基础上,建立科技基础资源评价模型,并以吉林省为实例进行测算。首先,分析影响科技基础资源建设的因素,以吉林省等11个地区的数据,借助评价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权重,对各地区科技基础资源建设情况排名。对测算结果进行地区间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吉林省在科技基础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提出提升吉林省科技基础资源建设的对策。
[Abstract]:Based on the related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ic resources, and takes Jili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calculate. Firstl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ic resources are analyzed, and the data of 11 regions, such as Jilin Province,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help of evaluation model. B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weight is calculated, and the status of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ic resources in each region is ranked.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mong regions,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Jilin Provi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basic resourc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basic resources in Jilin Provinc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吉林省科技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动态与评价监测研究”(项目号:20110666) 吉林省软科学项目“十二五时期吉林省居民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研究”(项目号:20110605)
【分类号】:G32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肖泽磊;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和政策效果评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杨传喜;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3 孙绪华;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与效率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珂珂;基于演化博弈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晶;王姿燕;;闽台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1期

2 梅静娟,李石柱;科技资源配置阶段结构优化理论数学模型[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李冬梅,李石柱,唐五湘;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情况评价[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李石柱,李刚;我国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现状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5 张健;陈修颖;叶园胜;韩娇;;浙江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1年10期

6 华瑶,刘春波,朱林生;层次分析法在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杨传喜,杨力行;科技资源的产权问题之辨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王蓓;刘卫东;陆大道;;中国大都市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0期

9 牛方曲;刘卫东;;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协同测度[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10 吴秋明;邱栋;;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结构模式——基于创新资源集成管理的视角[J];东南学术;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修颖;楼丽婷;;浙江省科技资源存量的区域差异及评价[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倩伟;贵斌威;;我国各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相对有效性研究[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胡宝民;贾小峰;李子彪;;地方科技工作管理研究[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妹;我国省部产学研平台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姚增福;黑龙江省种粮大户经营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传喜;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孙绪华;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与效率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陈娟;科技资源共享系统自组织运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鲁铭;区域技术创新的区位约束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7 杨雪;科技资源商务转化机制及其效率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刘建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9 卢奇;技术增长理论与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孔玉生;科技人力资源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欣;我国高校科技资源配置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晓迪;湖南省工业企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荣华;福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区域公平性测度[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赵月菡;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兵器工业科技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慧娟;安徽省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管燕;江苏省科技资源配置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唐瑞锋;长三角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张公毅;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9 叶晓辉;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科技投入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崔筱;河北省财政科技资金与企业科技资金协整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晶;王姿燕;;闽台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1期

2 詹吉英;顾孟迪;李干琼;;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3 杨传喜;张昭;张俊飚;;农业技术引进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4 李文华,韩福荣,王立志;企业聚集共存机理分析与实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梅静娟,李石柱;科技资源配置阶段结构优化理论数学模型[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李冬梅,李石柱,唐五湘;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情况评价[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严全治,席新;美国大学的科技资源配置及其效益[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8 阎广芬,张玉琴;日本科技创新“立国论”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重点的转移[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9 于兆波;;论《科技资源共享法》的双重立法目的[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马怀德;张红;高辰年;;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立法的几个问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魏加宁 李建伟 王 召  ;[N];经济日报;2004年

2 杨仕智;[N];焦作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向辉;科技资源配置、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徐秀丽;面向穷人的农业科技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张平;基于资源配置的武汉光谷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徐尚义;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冯永田;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与使用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高振峰;河北省科技资源配置与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7 徐建国;我国科技资源空间分布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郝莹莹;欧盟科技政策及其区域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志刚;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创新机制和创新绩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刘玲利;科技资源配置理论与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燕;江苏省科技资源配置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王甲云;分布式高校农业科技资源集成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李蓉;我国加速转型期的科技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4 贺轩;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5 冯永晔;河北省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状况及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6 马鹏龙;区域创新系统效率评价[D];吉林大学;2006年

7 解学梅;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系统运作及实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8 彭建华;我国中部地区区域创新系统评价与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崔栋;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评价及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韩晓燕;中国农村科技资源供给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庆业;;福建省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方刚;李静;;主成分分析法在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周婷;赵一飞;;主成分分析法在改善物流培训市场供需错位中的运用[J];物流科技;2007年03期

4 郭涛;孟周济;马静;;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房地产供求协调关系的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4期

5 唐健雄;王国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烟草流通企业绩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年11期

6 黄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与实证分析——以福建省9个地级市为例[J];中小企业科技;2007年07期

7 张薇;程骏;吴建南;;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R&D活动测度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9期

8 王雪青;王颜;;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建设投资及其评价[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赵旭;;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湖南商业地产投资环境综合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9期

10 张晓峰;李博;;主成分分析法在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07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天彤;许永龙;;时间序列分析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预测中的应用[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吉林省现代物流基地(国债扶持项目)[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3 于丽英;刘树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比较[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吴丽华;徐u*;;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流动性测算[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邵景波;张明立;;基于品牌效用的多品牌企业顾客资产测量模型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郑古蕊;杨鸣;;沈阳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7 袁涛;谭刚;贾玫;;吉林省城市建设用地潜力分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8 陆路;;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9 张丽君;秦耀辰;;基于SSM的开封市主导产业定量选择及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10 高丽君;王书平;;商业银行小型工业企业行业投资决策分析[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童联;以质取胜育名牌[N];中国质量报;2006年

2 邱绵博 王连生 石巍;吉林省梅河口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N];现代物流报;2006年

3 刘燕江;总体平稳 隐忧尚存[N];中国信息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万纬;踏破万重活水来[N];吉林日报;2006年

5 崔希海邋王巍 许德叔;练成多面手 事业三级跳[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侯玉岭;一场漂亮的歼灭战[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通讯员 徐来燕邋翟玉秋 记者 王远;豫吉两省快递协会成立[N];中国邮政报;2007年

8 健康时报记者 赵广泉;“国医圣方”广告批号撤消[N];健康时报;2007年

9 伍林川邋富源朗 姜哲;辽源市加强“安全饮品”监管[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8年

10 记者 杨雨亭;吉林省开展“三绿工程”宣传活动[N];中国食品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娟;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张凤龙;税费改革后吉林省农地流转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昕;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基础和发展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何继新;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李东序;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孟民;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吴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任启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于旭;吉林省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胡泊;吉林省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综合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倪爱东;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刘志军;吉林省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及路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宋景辉;吉林省循环经济立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高山嵩;吉林省城市化与城镇体系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杨春平;吉林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哈 慧;吉林省区域性物流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刘涛涛;浙江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的分析与评价[D];浙江大学;2005年

9 唐树斌;矿产资源城市的系统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李国峰;产业间技术溢出机理及其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42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342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8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