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技术标准锁定:非效率分析与规制——与技术垄断比较视角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7 10:08
【摘要】: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垄断作为知识经济中的两种现象,共同的技术内涵使两者既有相关性,又有差异性。在比较分析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垄断关系基础上,从用户选择、技术演化、技术竞争3个方面剖析了技术标准锁定可能导致的非效率问题,并根据技术标准锁定下导致用户选择粘滞、技术演化失灵、技术竞争弱化的具体原因及特征设计了相应的反技术标准锁定规制机制,即代际标准补偿机制、技术演进牵引机制和技术竞争激励机制。
[Abstract]:As two phenomena in knowledge economy, technology standard locking and technology monopoly have both relativity and difference. On the basi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standard locking and technology monopo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sible inefficiency problems caused by technology standard locking from three aspects: user selection, technology evolution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reas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ers' choice of stickiness,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failure and weakening of technology competition under the locking of technical standards, the corresponding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anti-technical standard locking is designed, that is, the intergenerational standard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echnology evolution traction mechanism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 incentive mechanism.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工业信息研究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JY027、14BJY0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C790056)
【分类号】:G30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陶爱萍;汤成成;;技术标准私有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9期

2 石林芬 ,唐力文;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技术垄断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2期

3 陶爱萍;张丹丹;;技术标准锁定、创新惰性和技术创新[J];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平;盛丹;;跨国公司策略性联盟对我国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6年05期

2 黄继泽;刘国建;;论企业的技术权力[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陶爱萍;李丽霞;;促进抑或阻碍——技术标准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机制及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12期

4 陶爱萍;宋秋菊;;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与战略联盟研究[J];企业经济;2014年01期

5 曾繁华;彭光映;;跨国公司全球技术垄断竞争战略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陶爱萍;李丽霞;洪结银;;标准锁定、异质性和创新惰性[J];中国软科学;2013年12期

7 章文;李代平;;基于博弈多智能体的企业标准联盟治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为民;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2 马冬;电信技术标准全生命周期中的管制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盛丹;跨国公司在华策略性联盟对我国自主创新的溢出效应分析[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2 潘红岩;技术垄断现象及其影响探析[D];东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杜晓君;;专利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竞争的主导范式[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10期

2 王生辉;张京红;;突破性创新、在位者惰性与组织再造[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7期

3 姚远;宋伟;;技术标准的网络效应与专利联盟[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2期

4 张米尔;姜福红;;创立标准的结盟行为及对自主标准的作用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年04期

5 夏若江;;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系统创新的市场失灵和第三方的介入[J];科研管理;2007年03期

6 张永成;郝冬冬;;技术创新的“积极惰性”及其克服[J];统计与决策;2010年15期

7 沈小波;曹芳萍;;技术创新的特征与环境技术创新政策——新古典和演化方法的比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于同申;;从“创造性毁灭”到网络外部性——中国电讯产业从2G到3G过渡的经济学思考[J];系统管理学报;2007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娜;企业应成为技术标准研发工作的主体[J];上海标准化;2003年10期

2 方留,赵金华;我国对外贸易中技术标准的建设与创新论析[J];财贸研究;2003年03期

3 允春喜;世界技术标准发展的走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3年12期

4 杨赛;市场经济下技术标准与企业和企业协会的关系[J];科技成果纵横;2004年06期

5 傅隆政;南宁:围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科技创新与技术标准紧密结合[J];科技成果纵横;2004年06期

6 黄吉瑾,张心全;知识经济下技术标准[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04年04期

7 文蔚;;“报业技术标准与开放推广联盟”成立 开放平台是主旨[J];每周电脑报;2004年06期

8 杨元庆;;中国企业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技术标准[J];经营者;2005年03期

9 汤惠工;技术标准的市场化[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年02期

10 王九云,白莽,王晓红;技术标准的国际发展趋势与启示[J];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松梅;;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标准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手段[A];2005年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5年

2 蒋正华;;技术标准与国家经济安全[A];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文集[C];2009年

3 李新友;;企业技术标准管理工作探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0册)[C];2009年

4 丁列宾;;试论技术标准的作用[A];湖北省标准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4年

5 黄敬;;技术标准的管理与运行[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6 王季云;赵文慧;;浅议技术标准的价值实现[A];2005年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5年

7 张平;马骁;;技术标准与专利许可策略[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吴伟;李兆友;;技术标准对企业新产品研发的影响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9 滕蕾;夏颖;;技术标准类文件在无效宣告程序中对专利“三性”的影响[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三部分[C];2013年

10 张平;马骁;;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A];专利法研究(2002)[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晖 实习生 李维;技术标准“四两拨千斤”[N];科技日报;2005年

2 马奎 郝丽;宁夏四部技术标准通过审查[N];中国电力报;2010年

3 刘河;标准联盟成为产业发展原动力[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4 王洪刚 翟继娟;技术标准——提升产品质量的动力[N];中国冶金报;2007年

5 徐风;技术标准需要科研强力支撑[N];中国质量报;2006年

6 田帆;欧盟技术标准是否“理所当然”[N];国际商报;2006年

7 孙东辉;打破制造业技术标准瓶颈[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8 首席记者 周秀芳;企业参与制定技术标准成为新时尚[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9 李辉 记者 郭明;安徽省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再布局[N];中国质量报;2009年

10 吴宏艳 徐彦丽;本溪大力推广农业技术标准[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治国;技术标准及其后进入者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陈春晖;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优势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刘慷;技术标准联盟的运行机理与公共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刘任重;从技术标准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进化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成昌;企业技术标准竞争与标准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孙耀吾;基于技术标准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胡武婕;中国信息通信产业技术标准竞争与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闫涛;ICT产业技术标准动态博弈及企业标准竞争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杨帆;技术标准中的专利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徐曾沧;WTO背景下技术标准中专利并入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辉;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杨冬梅;技术标准形成的动态过程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孙学斌;网络型产业中技术标准联盟生命周期及其竞争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关研新;技术标准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黄双双;基于技术标准产业化的高技术企业技术扩散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果翔;技术标准与产品模块化的互动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孙瑜;我国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关系的系统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朱庆文;我国技术标准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何振国;开放知识披露下技术标准形成过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魏萍;我国企业技术标准战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37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337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d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