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EIT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运行机制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0 10:19
【摘要】: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我国正在通过实施"2011计划"构建国家层面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欧洲的EIT(欧洲创新工学院的英文缩写)是启动较早且较成功的旨在振兴欧盟创新经济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平台结构分析和协同创新路径分析两方面对EIT案例进行研究,深入挖掘其实现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构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提出建议。
【图文】:

使命


牛嘈鄲捎谡庑┲魈寮涿挥?形成合力,导致创新创业文化缺失,能够转化为新产品或服务的创意太少。为了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欧盟在里斯本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于2008年4月成立了EIT,其使命是通过加强各成员国和欧盟的创新能力,,以解决欧洲社会所面临的创新不足,促进欧洲的可持续经济增长和提升欧洲各方面的竞争力(如图1所示)。EIT还通过创立章程明确要以KIC(KnowledgeandInnovationCommunities)模式运行整个平台。但直到2010年,才依据“欧洲2020战略”的提出确定了三个关键领域的KIC。图1EIT的使命2理论基础2.1产学研协同创新目前,国内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界定基本一致。然而,当前研究主要是从动因[2][3]、机理[4][5]、模式[6][7]、技术特性与知识管理[8][9]以及DOI:10.16192/j.cnki.1003-2053.2015.01.020

产品平台,架构,平台,界面管理


墒?的。美国西北大学教授Meyer将产品平台定义为是由多个子系统和接口构成的公共结构的集合,借助于这个集合流畅地、有效地开发和生产有竞争优势的一系列产品[15]。Baldwin和Clark进而提出了产品平台的三个特征:(1)模块化结构;(2)界面(模块相互作用和交流的架构和接口);(3)标准(模块遵循的设计原则)[16]。类比于产品平台的定义和特征,本文将协同创新平台定义为由多个子系统主体和界面构成的层级结构,它可以打破最小系统单元之间的机制体制壁垒,释放要素,从而实现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平台的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图2协同创新平台架构与产品平台的类比2.3界面管理Brockhoff等人[17]最早提出界面管理的无等级和等级协调原理,其中等级协调原理是指应用直线式等级体系协调处理有关合作过程当中的界面冲突,而无等级协调原理即在处理纵向界面问题时必须使等级泛化,打破等级界限,消除层次隔阂,实施一体化管理。界面管理被引入企业研究后,掀起了对企业创新界面管理的研究热潮[18]。界面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界面环境,使得跨界面的交流、协调、合作能够有效进行,以及实现技术创新的目标。这里的界面环境是由信息交流的途径、作业衔接的条件、促进合作和规则和制度等硬件要素构成的[19]。界面管理还被引入合作创新管理研究领域[20],从而为多层面主体在横向和纵向的界面管理提供理论依据[21]。EIT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也是一种多层面主体的平台,可以运用横向和纵向的界面管理思想对其进行研究。协同创新平台的最终目标是使主体能够打破最小系统单元———产、学、研之间的机制体制壁垒从而释放要素。但如何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则需要从系统主体至最小系统单元逐级进行纵向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GLC011) 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苏政办发[2014]22号)
【分类号】:G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周佩;章道云;姚世斌;;协同创新与企业多元互动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8期

2 任荣;;企业合作创新与组织层次的融合:基于界面管理的思考[J];经济管理;2010年10期

3 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年02期

4 郭斌,陈劲,许庆瑞;界面管理:企业创新管理的新趋向[J];科学学研究;1998年01期

5 徐磊;如何建立有效的界面——关于技术创新界面管理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2年03期

6 刘兰剑;党兴华;;合作技术创新界面管理研究及其新进展[J];科研管理;2007年03期

7 杜兰英;陈鑫;;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研究——以中小企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22期

8 吴悦;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磊;;开发区转型问题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梁启华;郝占刚;;企业默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一个基于心理契约的视角[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曾德明;覃荔荔;王业静;;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粘滞知识的转移机理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4 曹兴;徐焕均;刘芳;;企业内部知识流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5 连红;;高校教学档案集成管理模式框架构想[J];黑龙江档案;2009年02期

6 连红;;论高校教学档案集成管理原则及其运作[J];档案学通讯;2009年03期

7 潘辉;马岩;马健;马伟;;农业企业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8 银成钺;刘寅刚;;新服务开发中的营销—运营界面:研究综述与展望[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丁容;陆伟刚;;基于ISM模型的企业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财经;2010年02期

10 卢中慧;马淑文;;企业外部化研发过程中的知识活动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傲;柳卸林;吕萍;;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分工与协同机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朱方伟;;技术转移中的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3 陈傲;柳卸林;吕萍;;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分工与协同机制研究[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天波;李秋红;;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社会诚信体系建构分析——以构建广东特色社会诚信体系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民生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曹宇东;何毅;赵剑衡;李雷;;交叉学科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研究——以物理与生物医学交叉实验室为例[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刘钒;李光;;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发展研究——以湖北省为例[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孔德成;江燕;姜李丹;;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技术创新网络的界面管理研究[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8 于娱;施琴芬;;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共享的微分对策模型[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9 高霞;;基于专利的我国ICT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实证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10 邵景峰;王进富;马晓红;吴生;刘勇;;基于数据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关键动力优化[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宇;高新技术企业R&D联盟创新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韦铁;多主体参与的服务创新模式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方国威;政府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中的角色与对策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4 史宪睿;企业集成创新及其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王燕华;大学科研合作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颜克益;知识溢出视角下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李梅芳;产学研合作成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静;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知识整合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严敏;工程咨询企业组织运行机制创新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林敏;基于个体选择的研发团队知识转移与创造过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明锋;东发电器厂技术升级管理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唐珊珊;社会资本、跨单元知识转移与相关多元化企业技术创新绩效[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冯立波;企业内部社会资本与跨部门知识搜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耿科化;社会资本、多团队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庄淑贤;基于利益相关者的CoPS创新项目集成管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陈妮娜;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及其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刘红;基于评价系统的现代服务业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石t

本文编号:2547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547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8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