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广西科技进步水平表现及其综合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4 11:28
【摘要】: 当前,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已经成为当今时代背景下新的竞争焦点。广西作为中国连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窗口,如何在新的机遇下,把握时机,通过区域优势提高广西的科技进步水平,让科技为经济的增长服务。然而,广西的近两年的科技进步水平却很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国家科技进步监测报告中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排名均落后,仅比西藏好。 为了找出广西在科技水平在全国排位落后于其他地区的因素,广西自治区成立了一个课题组,通过研究广西的科技进步水平现状,提出改善科技进步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来源于课题《广西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工作就是在这个课题的基础上做研究。本文的具体思路是: 第一,定性分析指标监测体系中各个指标所表达的含义,以及算法。对整个指标体系有个完整的了解。 第二,通过对国家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的分析,用指标权重分析法找出广西在科技活动中薄弱的一环。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广西在RD经费投入强度不足,是导致广西科技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 第三,定量分析广西RD经费投入强度不足的深层原因。在深入分析中,发现广西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导致企业的需求不足,从而导致了广西RD经费投入强度不足,进一步影响到与之相关的指标,最终导致广西的科技进步水平落后。 第四,引进在医学领域广泛兴起的秩和比法,分析西部11省市(除西藏外)在科技活动中RD经费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相关效率关系。通过秩和比法的分析,发现广西的RD经费协调能力差,与自主创新有关的指标也比西部其他省份差,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了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导致了广西RD经费投入强度不足。 最后,根据导致广西科技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本文尝试着提出改善广西科技水平落后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图文】:

支出结构,经费支出


费内部支出在三个部门的支出分别为 26129 万元、38866 万元、135566 万元,广西经费内部支出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占了 60.1%,其次是高等院校 R&D 经费的支出,占经费的 17.66%。如图 3-2,大多数的省份都是大中型企业 R&D 经费支出占总体 R&D 经费支出上,说明广西的支出结构并不差,即大中型工业企业 R&D 经费支出占总 R&D 经60.11%并非不正常。因此,,支出总额低说明广西的企业需要 R&D 支出的基数少。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127;G32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统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02期

2 梁萍锋;陈宇山;;从科技指标角度探析广东科技进步水平的优势与劣势——根据《2007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的分析结果[J];广东科技;2008年17期

3 刘旭;;影响安徽科技进步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J];安徽科技;2006年05期

4 李永全;云南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实施研究[J];云南科技管理;1999年01期

5 李军;;专利指标与科技进步的关联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6 沈悦林;姚寿坤;;杭州市各区(县、市)2006年科技进步监测综合评价[J];杭州科技;2007年06期

7 吕亮雯;;从《2006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看广东的科技进步状况[J];广东科技;2007年09期

8 单鸿鸣;;浙江省11个市科技投入与科技进步态势分析[J];今日科技;2008年04期

9 沈悦林;;杭州市各区、县(市)2008年科技进步监测分析[J];杭州科技;2009年05期

10 朱晓蕾;张爱宁;;2009年甘肃省科技进步监测水平分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定猛;孟波;张贵平;方芳;冉研;姜志萍;;贵州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情况及分析[A];加速发展 加快转型 推动跨越——科技要支撑贵州更快更好发展:贵州省决策科学研究会、贵州省科技情报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维国;;中国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陈艳;曾昭磐;;一种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的预测方法[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周忠丽;刘国强;孙君灵;贾银华;潘兆娥;庞保印;杜雄明;;近年来棉花种质资源发放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陈全明;陈芳;程贤文;;区域人才合作、自主创新与中部崛起[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常林朝;潭湘衡;高文生;;关于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的构想[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5年

7 陈瑾玫;李宁;李建华;;层次分析法在地区科技进步水平评价中的应用[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张文忠;;以人为本 科技带动 促企业发展[A];建设节约型煤矿企业优秀论文集(2006年)[C];2006年

9 田宝强;;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水平测度与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10 任桂芬;彭述林;;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体制及政策研究[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高峰;我市2007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位居全省第三[N];新乡日报;2008年

2 梁晓亮;全国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连续9年提高[N];经济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我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全国排位下滑[N];光华时报;2006年

4 邓杰 凌恭晴;江西省政协为提高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献策26条[N];人民政协报;2006年

5 见习记者  梁小燕;山西科技进步水平升至全国第17位[N];人民代表报;2006年

6 李玉峰 杨天舒;本市科技进步水平全国第三[N];天津日报;2006年

7 吉强;江苏地区间科技进步水平梯次明显[N];新华日报;2006年

8 李玉峰;本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保持全国第三[N];天津日报;2007年

9 吉强;全省各市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出炉[N];新华日报;2007年

10 记者 王量迪 海曙记者站 许玉芬;海曙科技创新能力异军突起[N];宁波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树梅;科技统计与评价在科技政策及管理应用中的实证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尹红;我国“省部科技共建”合作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继明;省级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与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镇q

本文编号:2638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638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b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