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基于专利信息的煤层气技术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9 16:17
   我国具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合理开发煤层气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能源安全,还可以降低温室效应,改善煤矿生产安全。政府已意识到煤层气有效利用对于国家能源的重要意义。但我国煤层气资源赋存条件复杂,开采技术是制约产业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专利信息研究煤层气技术发展,有利于发现该技术领域技术发展特征、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对引导煤层气技术研发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煤层气专利文献为研究对象,以专利分析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专利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利用SooPAT专利数据库,以“煤层气”为专利技术主题词收集专利数据,剔除无关、重复数据后,最终获得我国煤层气专利7227件(1985-2013年)、美国煤层气专利683件(不限-2013年),采用Excel对获取的专利数据从申请数量、专利类型、区域分布、技术IPC分类、研发主体(申请人、发明人)五方面进行统计分析;采用UCINET软件工具绘制研发主体专利合作网络图,进行网络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发现:①我国煤层气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现有专利创新性较高,区域集中性显著;②技术分布不均衡,以勘探开采类为主,并识别出核心技术及未来研究热点;③申请人合作缺乏、发明人合作普遍,技术资源集中于少数机构及发明人,并识别出这些重要的申请人与发明人、及团队。根据分析结果,对研发机构及相关部门提出以下建议:①一并重视煤层气勘探开采、利用技术;②采取多样化措施鼓励创新;③鼓励跨区域、跨部门合作;④根据网络分析结果,科学选择研发主体进行研发;⑤重视利用专利情报,指导技术研发方向。
【学位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TE37;G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茂远,杨陆武;发展中国煤层气产业急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煤炭;2001年09期

2 宋秀林,吕景昶;中国煤层气前景远大[J];中国石化;2002年03期

3 张新民;第三届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1月在昆明召开[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年01期

4 杨立雄;美国煤层气产业成功发展浅析[J];中国煤炭;2003年10期

5 李豪峰;“新”经济 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建议[J];煤炭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6 石新忠;煤层气: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方向[J];河南国土资源;2005年05期

7 宫诚;国外煤层气发展现状[J];中国煤炭;2005年03期

8 葛广琛;;谈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J];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9 李献水;;当前煤层气地学人才培训工作中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J];山东国土资源;2007年02期

10 接铭训;林建浩;胡爱梅;;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问题探讨及相关建议[J];中国煤层气;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慎言;;正在崛起的我国煤层气产业[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李昕;;煤层气产业发展比较研究[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林晓英;苏现波;;关于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志强;竹涛;;煤层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及抽采利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孙茂远;许旺;郭艺;;发展煤层气产业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晓峰;;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战略和趋势[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明宅;王U

本文编号:2815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815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a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