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城市社区科学传播系统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9 17:51
  现阶段,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作为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居民对于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近年来,为了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学术界加大了对科学传播的研究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总体上对科学传播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切实可行的办法。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的将传统的科学普及等同与科学传播,其实两者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的科学普及是由传播者、受众、传播渠道(中介)及传播效果组成,受众仍被置于被动地位。在城市社区科学传播中,科学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角色的变动、互换频繁,已经不能再用传统的科学普及去界定。在这一模式中,社区居民在科学传播活动中可以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形成了多向动态非线性的系统格局。城市社区科学传播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由主体、中介、客体和目标所构成。城市社区模式的传播主体是社区居民,他们既是科学信息的传播者又是科学信息的受众。中介主要是以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等为代表的传统大众媒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媒体的中介作用越来越重要。客体是科学信息。值得注意的是,科学传播客体不单单指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态度、科...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科学传播的系统模式构建
    第一节 相关概念概述
    第二节 科学传播模式的发展
    第三节 科学传播的系统模式
第二章 城市社区科学传播的系统构成
    第一节 城市社区科学传播的系统要素
    第二节 城市社区科学传播的系统层次
    第三节 城市社区科学传播系统
第三章 城市社区科学传播系统功能
    第一节 城市社区科学传播的系统结构
    第二节 城市社区科学传播的系统功能
    第三节 城市社区科学传播的社会功能
第四章 城市社区科学传播的系统运行
    第一节 城市社区科学传播的系统控制
    第二节 城市社区科学传播的信息流程
    第三节 城市社区科学传播的系统目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科学传播与普及的“写意”中探索[J]. 徐善衍.  科普研究. 2009(02)
[2]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 刘华杰.  科普研究. 2009(02)
[3]应急条件下的科学传播机制探究[J]. 石国进.  中国科技论坛. 2009(02)
[4]嵇晓华:“姬十三”的科学传播江湖[J]. 李立.  大江周刊(焦点). 2009(01)
[5]网络时代科学传播受众的“使用与满足”——一项关于上海社区居民网络使用的实证研究[J]. 黄时进.  新闻界. 2008(06)
[6]Discovery频道科技类节目科学传播理念分析[J]. 刘晓君.  当代电视. 2008(11)
[7]论电视科普节目的科学传播[J]. 曹飞.  现代视听. 2008(10)
[8]从科学传播新发展看媒体的定位[J]. 李欣.  电影文学. 2008(12)
[9]论科学传播受众的网络时代特征——基于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视角[J]. 黄时进.  学术界. 2008(02)
[10]公众理解科学概念梳理[J]. 李秀.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

博士论文
[1]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 尹兆鹏.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规律性探析[D]. 陈哲.大连理工大学 2009
[2]当代大众传媒的科普传播功能及策略研究[D]. 周曦.重庆大学 2009
[3]科学文化视角下的科学批判[D]. 李彤宇.内蒙古大学 2008
[4]科技传播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裴奔.天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14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414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d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