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我国科学研究规范的制度重建

发布时间:2017-05-24 02:06

  本文关键词:我国科学研究规范的制度重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投入量开始大幅度增高,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科研失范现象、不轨行为日益泛滥,科研腐败滋生,如何从源头上遏制住失范行为,应该从制度设计入手,因此本文探讨“我国科研规范的制度重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我国科研失范行为的产生是社会、道德和制度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物欲的追求,导致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偏颇;科研人员道德认知的阙失以及制度约束的缺位致使科研失范行为泛滥,其中正是科研管理制度约束的缺位,从根本上使科研人员的失范行为有了可乘之机。从多个维度对科研失范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在经济学视角下,由于资金监管制度的缺失造成了科研成本和利益的失衡,在社会学视角下,绩效评估制度的不健全致使合乎规范的科研人员产生相对剥夺感,在心理学视角下,借助破窗效应揭示了制度惩戒力度的薄弱是滋生科研失范人员侥幸心理的主要原因。其次从制度层面,对我国科研失范行为中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指出资金监管制度的不配套,绩效评估制度的不灵活,信息公开制度的不到位,科研诚信制度的不健全,激励创新制度的不明确是造成我国科研失范行为泛滥的制度原因。分析了防范科研人员失范行为的三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学院时代的科研生产方式把科学当做获得经济利益的手段,道德自律的有限性,法律惩戒的事后性,都不足以防止科研失范行为的发生,制度约束在规范科学研究的三大要素中占主导和核心地位,制度规范本身具有支配性、统一性、客观性和语境依托性等特点,并具有提倡性功能、强制性功能和授权性功能,只有严密的制度设计,才是彻底堵住失范漏洞,是防患于未然的根本保障。最后重点分析解读了近3年出台的政策性文件,对我国科研规范的制度重建在资金监管、绩效评估、信息公开、科技报告、科研诚信和激励创新六个维度上展开了详尽的分析,制度设计具有“新”、“明”、“细”、“放”等特点,对保证我国科学研究活动规范化、高效化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科学研究 失范行为 制度规范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3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0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9-10
  • 1.1.1 课题研究的来源9
  •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9-10
  • 1.1.3 课题的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10-17
  • 1.2.1 有关科学研究规范的研究10-12
  • 1.2.2 我国科学研究中失范现象的相关文献12-13
  • 1.2.3 有关科研规范制度设计和建构的研究文献13-15
  • 1.2.4 有关我国科研规范的制度性相关文件及研究15-16
  • 1.2.5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16-17
  • 1.3 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17-20
  • 1.3.1 主要研究思路17
  • 1.3.2 主要研究内容17-18
  • 1.3.3 研究方法18-20
  • 第2章 新时期科研失范行为表现及原因分析20-26
  • 2.1 我国科学研究失范行为的表现20-22
  • 2.1.1 项目申请材料的“虚假性”20
  • 2.1.2 科研立项的“人情化”20
  • 2.1.3 科研项目过程的“空洞”20-21
  • 2.1.4 项目验收“走过场”21
  • 2.1.5 科研经费的滥用21-22
  • 2.2 剖析科研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22-23
  • 2.2.1 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偏颇22
  • 2.2.2 科研人员道德认知的阙失22-23
  • 2.2.3 科研管理制度约束的缺位23
  • 2.3 对科研失范行为的多维度理论分析23-25
  • 2.3.1 科研失范行为的经济学分析23-24
  • 2.3.2 科研失范行为的社会学分析24
  • 2.3.3 科研失范行为的心理学分析24-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对我国科研失范的制度剖析和意义诠释26-34
  • 3.1 对我国科研失范行为中管理制度缺失的剖析26-29
  • 3.1.1 资金监管制度的不配套26
  • 3.1.2 绩效评估制度的不灵活26-27
  • 3.1.3 信息公开制度的不到位27
  • 3.1.4 科研诚信制度的不健全27-28
  • 3.1.5 激励创新制度的不明确28-29
  • 3.2 制度约束在规范科学研究中的主导和核心地位29-33
  • 3.2.1 道德规范的有限性29
  • 3.2.2 法律规范的事后性29-30
  • 3.2.3 制度规范的主导性30-31
  • 3.2.4 科研制度规范的功能和意义31-33
  • 3.3 本章小结33-34
  • 第4章 我国科研规范的制度建构和设计34-45
  • 4.1 从学院科学到后学院科学的知识生产方式变革34-37
  • 4.1.1 学院科学到后学院科学的时代特征34-35
  • 4.1.2 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35-36
  • 4.1.3 知识生产方式改变对科研制度重建的导向作用36-37
  • 4.2 我国科研规范文件出台的背景37-38
  • 4.3 我国对科研活动规范的制度重建38-42
  • 4.3.1 资金监管制度38-39
  • 4.3.2 绩效评估制度39
  • 4.3.3 信息公开制度39-40
  • 4.3.4 科技报告制度40-41
  • 4.3.5 科研诚信制度41
  • 4.3.6 激励创新制度41-42
  • 4.4 对我国科研规范制度重建的分析和评价42-44
  • 4.5 本章小结44-45
  • 结论45-47
  • 参考文献47-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云飞;;简论科研管理中的不公正现象及其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彭小荡;苑素梅;;科研不端行为的成因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3 钟荣丙;;科技经费的监管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2期

4 赵跃华;;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及导向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10年01期

5 李晓轩;德国科研机构的评价实践与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年04期

6 王崇熹;;浅议制度建设问题[J];经济改革;1996年05期

7 江用文,,白坤元;科研道德规范探析[J];农业科技管理;1994年03期

8 俞树彪;道德建设与制度建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03期

9 穆红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设计[J];云南科技管理;2006年01期

10 陈广胜,王松茂;必须高度重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范与评价体系建设[J];图书情报知识;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军民;[N];东方早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楠;改革开放后的下海经商潮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科学研究规范的制度重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9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89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3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