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学派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20 05:49
上世纪70年代,兴起于英国的爱丁堡学派对库恩的新科学观和维特根斯坦的后期思想进行了激进解读,同时与后现代哲学思想相互借重,坚决反对传统理性主义、客观主义的科学观,倡导一种相对主义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它注重用社会学范式来研究科学知识的本质问题,主张应当把科学家置于社会背景之下来考察科学知识是如何形成的,进而揭示出科学知识的本性。 以集体约定性知识论为理论起点,爱丁堡学派对科学知识社会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其学说有三个理论支柱,即“强纲领”、“利益论”和“有限论”,这三个方面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共同支撑起了其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大厦。围绕科学知识社会建构论这一主题,具有相对主义认识论和经验主义方法论特征的“强纲领”提供了进行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的具体要求;“利益论”是对其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具体理论说明,解决的是科学知识的归因问题;“有限论”则为“强纲领”进行了深层次的哲学论证,是对“强纲领”的拓展与深化。 爱丁堡学派的理论主张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围攻,不仅科学哲学家、科学家、科学社会学家对爱丁堡学派的科学知识社会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而且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其他学派也对其理论进行了...
【文章页数】:1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理由及本学位论文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案
第一章 爱丁堡学派兴起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双重"黑箱":知识社会学和科学社会学
一、迪尔凯姆和曼海姆知识社会学对知识的二元区分
二、默顿学派科学社会学对科学知识内容的"悬置"
第二节 后经验主义哲学的启示
一、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
二、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后现代哲学话语的影响
一、利奥塔:科学是游戏规则的产物
二、福柯:科学是权力的产物
第四节 爱丁堡学派的兴起
第二章 爱丁堡学派的理论取向和分析模式
第一节 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
一、"知识是集体认可的信念"
二、科学知识成因的社会学说明
第二节 爱丁堡学派的"强纲领"
一、"强纲领"的信条
二、"强纲领"的相对主义认识论
三、"强纲领"的经验主义方法论
第三节 爱丁堡学派的"利益"归因论
一、"利益模式"的核心概念
二、把科学知识归因于社会利益
第四节 "有限论":另一种说明策略
一、"有限论"的原则
二、"有限论"是对"强纲领"的拓展与深化
三、在"有限论"基础上重申"利益论"
第三章 批判与回应
第一节 对爱丁堡学派"强纲领"的批判
一、科学哲学对"强纲领"的攻击
二、来自科学家的指责
三、科学社会学的批评
四、SSK其他学派对爱丁堡学派的反对意见
第二节 对爱丁堡学派利益模式的批判
一、"利益论"存在的缺陷
二、科学家由"理性傀儡"变成了"利益傀儡"
三、"导致无穷倒退":对利益模式的"终极反驳"
第三节 爱丁堡学派对各种批判的回应
一、科学知识社会学是绝对必要的
二、关于相对主义的辩护
三、坚决捍卫"对称性信条"
四、对利益模式问题的答复
第四章 爱丁堡学派与其他SSK学派的比较
第一节 与巴斯学派的比较
一、巴斯学派的科学争论研究
二、爱丁堡学派与巴斯学派的异同
第二节 与实践研究学派的比较
一、作为实践之科学的研究进路
二、爱丁堡学派与实践研究学派的共同性与分歧
第五章 爱丁堡学派科学知识社会学评析
第一节 爱丁堡学派的理论贡献与理论困境
一、理论贡献
二、对爱丁堡学派相对主义立场的考察
三、方法论与认识论相悖的困境问题
第二节 科学的实践研究的缺失
一、表征语言描述的局限性
二、"科学是实践的冲撞"
第三节 存在的其他问题
一、社会因素影响机制研究:爱丁堡学派SSK的缺环
二、科学知识社会建构的程度
三、科学知识社会建构论的限度
第四节 必要的张力:在各学科或学派之间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4046947
【文章页数】:1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理由及本学位论文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案
第一章 爱丁堡学派兴起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双重"黑箱":知识社会学和科学社会学
一、迪尔凯姆和曼海姆知识社会学对知识的二元区分
二、默顿学派科学社会学对科学知识内容的"悬置"
第二节 后经验主义哲学的启示
一、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
二、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后现代哲学话语的影响
一、利奥塔:科学是游戏规则的产物
二、福柯:科学是权力的产物
第四节 爱丁堡学派的兴起
第二章 爱丁堡学派的理论取向和分析模式
第一节 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
一、"知识是集体认可的信念"
二、科学知识成因的社会学说明
第二节 爱丁堡学派的"强纲领"
一、"强纲领"的信条
二、"强纲领"的相对主义认识论
三、"强纲领"的经验主义方法论
第三节 爱丁堡学派的"利益"归因论
一、"利益模式"的核心概念
二、把科学知识归因于社会利益
第四节 "有限论":另一种说明策略
一、"有限论"的原则
二、"有限论"是对"强纲领"的拓展与深化
三、在"有限论"基础上重申"利益论"
第三章 批判与回应
第一节 对爱丁堡学派"强纲领"的批判
一、科学哲学对"强纲领"的攻击
二、来自科学家的指责
三、科学社会学的批评
四、SSK其他学派对爱丁堡学派的反对意见
第二节 对爱丁堡学派利益模式的批判
一、"利益论"存在的缺陷
二、科学家由"理性傀儡"变成了"利益傀儡"
三、"导致无穷倒退":对利益模式的"终极反驳"
第三节 爱丁堡学派对各种批判的回应
一、科学知识社会学是绝对必要的
二、关于相对主义的辩护
三、坚决捍卫"对称性信条"
四、对利益模式问题的答复
第四章 爱丁堡学派与其他SSK学派的比较
第一节 与巴斯学派的比较
一、巴斯学派的科学争论研究
二、爱丁堡学派与巴斯学派的异同
第二节 与实践研究学派的比较
一、作为实践之科学的研究进路
二、爱丁堡学派与实践研究学派的共同性与分歧
第五章 爱丁堡学派科学知识社会学评析
第一节 爱丁堡学派的理论贡献与理论困境
一、理论贡献
二、对爱丁堡学派相对主义立场的考察
三、方法论与认识论相悖的困境问题
第二节 科学的实践研究的缺失
一、表征语言描述的局限性
二、"科学是实践的冲撞"
第三节 存在的其他问题
一、社会因素影响机制研究:爱丁堡学派SSK的缺环
二、科学知识社会建构的程度
三、科学知识社会建构论的限度
第四节 必要的张力:在各学科或学派之间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4046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4046947.html
上一篇:这不科学!如何科学地思考伪科学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