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数判断矩阵满意一致性的判定方法和方案的排序
本文选题:群决策 + 区间数判断矩阵 ; 参考:《控制与决策》2013年03期
【摘要】:研究区间数判断矩阵的满意一致性和方案的排序.首先,给出区间数判断矩阵满意一致性的一种新的定义;然后,利用区间数判断矩阵的0-1型中心值排列矩阵是否为标准0-1型排列矩阵来判断区间数判断矩阵是否为满意一致性矩阵,若具有满意一致性,则可以直接从0-1型中心值排列矩阵中得出方案的优劣顺序,此种方法适用于对存在等价方案的区间数判断矩阵满意一致性的判定;最后给出两个例子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Abstract]:The satisfactory consistency of interval number judgment matrix and the ranking of scheme are studied. First, a new definition of satisfactory consistency of interval number judgment matrix is given. In order to judge whether the interval number judgment matrix is a satisfied consistency matrix, if it has satisfactory consistency, the 0-1 type center value permutation matrix of interval number is used to judge whether the matrix is a standard 0-1 permutation matrix.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sistency of interval number judgment matrix with equivalent scheme. Finally, two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873108,61100046) 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wjtu09ZT37,swjtu11ZT29)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西静;;区间数判断矩阵的满意一致性及排序方法[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冯向前;魏翠萍;胡钢;李宗植;;区间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8年02期
3 徐迎军;张玉忠;魏翠萍;;区间互补判断矩阵可接受一致性[J];控制与决策;2011年03期
4 覃菊莹;;区间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及权重计算[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08期
5 肖四汉,樊治平,王梦光;Fuzzy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6 乐琦;樊治平;;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分析及排序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7 朱建军,刘士新,王梦光;一种新的求解区间数判断矩阵权重的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年04期
8 魏翠萍;张玉忠;冯向前;;区间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及排序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蓉;;大学数学课程中等价关系的教与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杨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指标评价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3 魏燕明;;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影响因素权重确定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4 张衍;李灵芝;牛三库;;基于模糊贴近度的农业机械评判模型[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6期
5 翟剑锋;;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在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年04期
6 张毅军;戎晓力;钱七虎;苏畅;;TOPSIS方法在地铁施工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7 修振宇;常志;刘波;张杰;;L-fuzzy闭包算子及其等价刻画[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刘合寨;孙世国;阚生雷;冯松宝;;模糊综合评判在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张耀;卢兴华;刘云;杨超;梁波;;模糊评价模型在指挥自动化系统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08年10期
10 陈希祥;邱静;刘冠军;;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的测试设备选择方法研究[J];兵工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延辉;张玉通;魏引尚;;矿井瓦斯抽采系统可靠性的模糊综合评价[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2 王锋叶;黄志勇;;模糊决策法在物流顾客服务中的应用[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徐改丽;史文雷;郭欣荣;;区间数排序的一种新方法[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金鹏;张作刚;朱力超;;关键系数加权改进的基于满足率的航材供应评价模型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小英;肖新平;;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决策在图书馆员评价中的应用[A];第八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磊;黄遵国;;工作流方法在系统生存能力模糊综合评估中的应用[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刘君昂;刘红娟;;森林健康评价方法研究进展[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8 王国际;孙文标;田坤云;;中马村煤矿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的研究[A];2008年全国瓦斯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国际;孙文标;田坤云;;中马村煤矿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的研究[A];基于瓦斯地质的煤矿瓦斯防治技术[C];2009年
10 陈守煜;;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评估研究的可变模糊集途径[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令启;基于内外圈协同优化策略的间歇化工过程不确定性调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罗航;故障树分析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君昂;油茶林健康经营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彦;西藏低压环境受限空间顶棚射流区火灾烟雾信号规律与探测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黎方正;关系数据库的关键词检索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赵可;群体内冲突及冲突管理研究:方法和实证[D];中南大学;2010年
7 孙雷;异构无线环境中联合无线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张艳玲;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小军;基于熵测度理论的高效频谱利用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付云鹏;基于模糊理论的组合投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竞;都安县岩溶区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严晶晶;童装绿色设计评价体系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晓冬;基于全矢谱的智能诊断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尹霞;汽车动态称重数据预处理及模糊补偿算法设计[D];郑州大学;2009年
5 幺飞;基于改进型模糊综合评估的弹道导弹攻防效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李春明;基于PERT的工期风险模糊综合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焦辰辉;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三维桥式吊车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丹;消费者空调品牌偏好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杨斌;热电联产配套热网工程可行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秦海瑞;我国原油进口运输路径优化及中转调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治平,姜艳萍;互补判断矩阵一致性改进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刘进生,魏毅强,王绪柱;区间数判断矩阵的建立及其权重计算[J];系统工程;1993年03期
3 韦振中,韦兰用;一致性区间数判断矩阵及其性质[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韦兰用;区间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及其判别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5 朱建军,王梦光,刘士新;一种新型不确定AHP的研究与应用[J];管理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6 冯向前;魏翠萍;胡钢;李宗植;;区间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8年02期
7 钱钢;冯向前;魏翠萍;;基于一致性指标的两类不确定偏好信息集结[J];控制与决策;2009年01期
8 钱钢;冯向前;徐泽水;;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J];控制与决策;2009年05期
9 吴小欢;覃菊莹;吕跃进;;区间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及权重计算[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7年05期
10 兰继斌;乐琦;史丽华;;正互反判断矩阵元素与优先权重新的逻辑关系[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巩在武;刘思峰;;不同偏好形式判断矩阵的二元语义群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2 陈侠;樊治平;;一种基于语言判断矩阵的群决策方案排序新方法[J];系统工程;2009年12期
3 陈侠;樊治平;;基于不同偏好信息的评价专家水平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02期
4 陈晓红;赵可;;群决策中模糊偏好关系矩阵一致性的调整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年05期
5 宋光兴,杨槐;群决策中的决策行为分析[J];学术探索;2000年03期
6 吕文红,吴祈宗,郭银景;基于D-S证据理论的群决策专家意见集结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5年02期
7 孟波;群体行为对委员会决策的影响及对策[J];决策借鉴;1995年04期
8 马良;基于集对分析的群决策灵敏度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9 黄德才,朱艺华;二维足码定位法的缺陷分析与综合评价新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10 贺北方,周丽,王海政,王效宇,贺晓菊,武奇;交互式多目标决策方法及其应用[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雪兰;李正义;;语言型模糊偏好信息群决策的一种优化算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苏波;王浣尘;;群决策系统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3 王仁超;林润辉;顾培亮;;一种基于期望满意的群决策方法[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荣莉莉;辛杨;;专家支持度及其在群决策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公彦德;曾雪兰;吉建华;;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及其调整方法[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刘杰;;多级组织结构的决策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7 王学军;郭亚军;;基于G_1-法的群决策集结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朱建军;刘思峰;方志耕;;基于区间灰数的互补判断矩阵集结方法研究[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王秋萍;殷春式;苏哲斌;;不确定型群决策专家权重确定方法[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继彬;李甜甜;;一种模糊判断矩阵满意 一致性判定的新方法[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魏翠萍;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与排序方法[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2 冯向前;区间数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兰继斌;关于层次分析法优先权重及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宋捷;灰色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高岩;基于模糊决策矩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朱卫东;面向互联网基于证据理论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7 陈岩;基于语言信息的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元义;群决策理论与方法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辛杨;AHP在群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3 邢哲;智能化群决策支持技术的研究与实践[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黄深泽;群决策理论和方法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5 严曙;VMI中基于群决策的多库存选址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江浩;基于0-8标度的有向加权图法在群决策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7 林宏杰;模糊数学在群决策偏好集结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8 孙超;信息不完全的群体语言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9 胡莹莹;基于不同标度的判断矩阵一致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冯鑫;一种多目标组合群决策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74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1774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