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熵-熵权法的混合多属性决策方法
本文选题:管理科学 + 混合多属性决策 ; 参考:《运筹与管理》2013年06期
【摘要】:针对决策信息以区间数、直觉模糊数和语言变量给出的混合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熵-熵权法的混合多属性决策方法。通过规范化的方法把区间数转化为直觉模糊数,建立了直觉模糊数与语言变量的对应关系,把混合多属性决策信息统一在同一决策框架下;然后利用熵权法确定属性的客观权重区间,通过求解属性信息模糊熵最小的线性规划模型得到属性客观权重;再与主观赋权方法相结合确定属性的组合权重;最后应用相对熵排序法得到方案的最终排序结果。算例分析表明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Abstract]:A hybrid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ethod based on fuzzy entropy weight method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mixed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problem with interval number, intuitionistic fuzzy number and language variables. The interval number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intuitionistic fuzzy number by the normalization metho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uitionistic fuzzy number and the language variabl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mixed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information is unified under the same decision frame. Then the objective weight interval of attribute is determined by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the objective weight of attribute is obtained by solving the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with minimum fuzzy entropy of attribute information, and then combined with subjective weighting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combined weight of attribute. Finally, the final ranking result of the scheme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relative entropy sorting method. The example shows the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method.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1YJC630168,11YJC790079)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G2012501013) 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创新团队类项目(N110123001)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SD135005)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校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XNR201305)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毅;雷英杰;;一种直觉模糊熵的构造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7年12期
2 赵萌;邱菀华;刘北上;;基于相对熵的多属性决策排序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0年07期
3 夏勇其,吴祈宗;一种混合型多属性决策问题的TOPSIS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4年06期
4 徐泽水;;直觉模糊偏好信息下的多属性决策途径[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11期
5 宋业新,张曙红,陈绵云;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时序混合多指标决策[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04期
6 丁传明;黎放;齐欢;;一种基于相似度的混合型多属性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年05期
7 司艳杰;魏法杰;;基于直觉模糊优选模型的混合型多属性决策[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年12期
8 ;A Method of Job Scheduling on SMEs' Key Equipments Based on Hybrid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柏明国;;绿色供应商选择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李明辉;夏靖波;韩仲祥;陶晓燕;;基于差异投影的多类型指标综合评估方法[J];兵工学报;2011年01期
3 陶泽琼;高岩;;用改进TOPSIS法分析应急系统优化选址问题[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年06期
4 张帆;严聪;郭建亮;;改进灰色关联分析在导弹对抗预警雷达效能评估中的应用[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09期
5 许大伟;刘守生;;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熵排序法在武器方案规划中的应用[J];四川兵工学报;2012年03期
6 钟嘉庆;卢志刚;;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环保经济调度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吴六三;谭清美;;基于网络熵的应急物流网络稳定性研究[J];当代财经;2012年07期
8 魏书堤;姜小奇;;基于马氏距离聚类的群体决策算法[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9 李冬;李国林;;效能评估的区间数灰关联投影法[J];电光与控制;2009年11期
10 程明;周德云;张X;;基于混合型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目标威胁评估[J];电光与控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赵萌;邱菀华;;基于混合信息的供应商选择熵决策模型[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卫贵武;罗玉军;姚恒申;;权重信息不完全的混合型多属性决策方法[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曾三云;曾玲;龙君;;无偏好信息的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的TOPSIS方法[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鑫;王宁;;基于直觉模糊理论的电信套餐购买决策研究[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闫书丽;肖新平;;混合型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孙艳艳;;TOPSIS法应用形式的多样性[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田江;杨晓红;彭立亮;朱夏斐;;基于TOPSIS的快速消费品的供应商评价策略——以A公司为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徐一帆;黎放;杨建军;;基于模糊相似度的混合型多属性决策方法[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梁昌勇;戚筱雯;吴坚;丁勇;;一种区间直觉模糊矩阵规范化方法及其在群决策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丽;基于QFD的概念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葛东媛;重庆四面山森林植物群落水土保持功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郝冀;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毛树华;灰关联决策与灰生成算子的理论及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孝新;灰色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和媛媛;基于模糊集理论的不完全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与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姚绍文;基于可信性理论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D];天津大学;2010年
8 陆志鹏;民生视角的政府绩效多尺度评估方法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高岩;基于模糊决策矩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郭凯红;群决策环境下不确定信息集成规则与决策要素获取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贺;基于目标满意度的多目标调运过程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孙红军;一类复杂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3 吕志远;基于出行者需求的交通信息发布方式优选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尹清雨;基于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丽;基于TOPSIS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晓杰;两类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志海;直觉模糊熵、区间直觉模糊熵及其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许琦;基于前景理论的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聂荣荣;基于直觉三角模糊数的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李迪;基于QoS的网格工作流调度模型和算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治平,张全;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的一种线性规划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2 樊治平,宫贤斌,张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决策矩阵的规范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3 樊治平,肖四汉;有时序多指标决策的理想矩阵法[J];系统工程;1993年01期
4 李凡,卢安,蔡立晶;基于Vague集的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7期
5 李凡,卢安,余智;一类Vague集模糊熵的构造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9期
6 李凡;饶勇;;基于Vague集的加权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J];计算机科学;2001年07期
7 李凡,卢安,蔡立晶;关于Vague集的模糊熵及其构造[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2年02期
8 王应明,傅国伟;运用无限方案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J];控制与决策;1993年01期
9 吕大刚,王力,张鹏,王光远;模糊多属性决策的相似接近度解法[J];控制与决策;2004年11期
10 雷英杰;王宝树;路艳丽;;基于直觉模糊逻辑的近似推理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萧秉信;论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联系与区别[J];领导科学;2003年03期
2 王续琨;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异同[J];领导科学;2001年05期
3 李磊;裴凤;;基于熵权和证据推理的多属性决策方案评价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4 董鹏;吴婉秋;罗朝晖;;基于综合集成赋权法的灰色局势决策[J];兵工自动化;2010年12期
5 孙红靖;臧其刚;;对管理科学决策模拟的认识与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23期
6 ;管理科学著名定律连载之(13) 金鱼缸效应[J];施工企业管理;2009年02期
7 李晓晴;;论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周辉仁;郑丕谔;秦万峰;张扬;;基于熵权与离差最大化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软科学;2008年03期
9 艾时钟;杜荣;张卫莉;Cathal M.Brugha;;基于思维法则学的群决策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1期
10 ;《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总目次[J];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学锋;;编者的话[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胡祥培;栾庆伟;;编者的话[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王坚强;张忠;;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多准则直觉模糊决策的折衷解法[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施丽娟;黄天民;;基于投影法的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两阶段优化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吴冲锋;刘杰;席酉民;;编者的话[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6 梁昌勇;戚筱雯;吴坚;丁勇;;一种区间直觉模糊矩阵规范化方法及其在群决策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海藩;;序[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8 田军;葛新红;程少川;汪应洛;;我国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研究进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徐优丽;杨保安;唐志杰;;基于知识的多目标属性决策模型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卫红;刘永亮;;多属性决策中决策矩阵的规范化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张建;“国学”点燃管理思维创新[N];大连日报;2008年
2 孙宇光;领导者要注重提高四种能力[N];东营日报;2006年
3 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 梁宗华;对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思考[N];大理日报(汉);2005年
4 曹建海;西蒙“决策”现代管理学[N];中国经营报;2003年
5 北京中安质环认证中心审核员 白素英;质量管理前沿:人的行为与心理素质[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6 记者 谭南周;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颁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惠民;几类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2 何亚群;基于粗糙集的智能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和媛媛;基于模糊集理论的不完全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与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石永恒;柔性决策[D];清华大学;1990年
5 郭凯红;群决策环境下不确定信息集成规则与决策要素获取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丽媛;复杂偏好下多属性大群体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彭煜;基于多目标规划的DEA有效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晓阳;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及其应用[D];海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夏英;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的模型及其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高琢玉;基于多目标决策的专家遴选算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单欣涛;基于不确定多属性决策的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5 林增钰;基于四参数区间直觉模糊集的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张宁;基于直觉模糊信息的专家水平评判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7 郭卓彦;基于群决策理论的公共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8 陈廷;多目标群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9 李燕;非确定型多属性决策模型及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张利芬;基于直觉模糊理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14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1914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