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的障碍诊断模型
本文选题:多属性群决策 + 障碍诊断 ; 参考:《科研管理》2013年03期
【摘要】:将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和指标偏离度的思想结合,提出基于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的障碍诊断模型。模型首先对诊断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然后集结专家对属性的判断矩阵,对指标偏离度进行综合量化运算,得到各层次指标的障碍水平,最后对指标障碍水平进行排序分析。该模型克服了主观赋权的局限,提供了障碍诊断的新思路,拓展了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的应用。利用该模型对我国531家中小企业上市公司2010年的成长性障碍进行了诊断,得到各个公司在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资金营运能力、市场预期和公司规模5个方面的障碍水平,深化了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研究,同时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Abstract]:An obstacle diagnosis model based on multi-attribute group decision making method is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idea of multi-attribute group decision making method with index deviation degree. The model firstly decomposes the diagnosis target at different levels, then aggregates the judgment matrix of the attribute, and calculates the deviation degree of the index comprehensively, and obtains the obstacle level of the index at each level. Finally, the obstacle level of the index is sorted and analyzed. This model overcomes the limitation of subjective weight, provides a new way of obstacle diagnosis, and extends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attribute group decision making method. The model is used to diagnose the growth barriers of 531 small and medium-sized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in 2010. The barrier levels of growth ability, profitability, fund operation ability, market expectation and company size of each company are obtained. It deepens the research on the growth evalu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also verifies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科学基金项目(70921001/G0104,2010-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71210003)
【分类号】:C93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红,彭佳,吴小瑾;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11期
2 李晓明;杨劲松;;黄淮海平原典型区域耕地盐碱障碍诊断指标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0年04期
3 吕一博;苏敬勤;傅宇;;中国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东北地区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1期
4 朱佳俊;郑建国;;群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的综述与展望[J];管理学报;2009年08期
5 廖貅武;李垣;雷宏振;;确定多属性群决策协调权的模型和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6 赵轶;;中小企业成长障碍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7期
7 程平;刘伟;;多属性群决策中一种基于主观偏好确定属性权重的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0年11期
8 徐琼,何瑛,孙伯灿;民营高科技企业吸收风险投资的障碍因素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9 毛旭明;杨庆媛;信桂新;鲁春阳;彭可;;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主要障碍因素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2期
10 刘业政;姜元春;林文龙;;基于模糊距离和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群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丽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2 朱佳敏;刘友兆;;基于综合评价法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差异研究——以苏南锡山市和金坛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3 徐海英;;生态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4 王丽萍;周寅康;;江苏省城市用地效益水平综合测度及障碍诊断[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5 门可佩;魏百军;;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6 李光富;王开昌;;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实施移土培肥工程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0期
7 胡巍巍;农村土地整理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李娅婷;张妍;;北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1期
9 林瑞富;;中小上市企业成长性探析[J];北方经济;2009年12期
10 朱红根;陈昭玖;翁贞林;;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春森;梁昌勇;陈蓉;;基于ELECTRE方法体系的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波;黄文清;张俊飚;;湖北省循环农业发展状况评价及其制约因素分析[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林宁;马才学;;土地可持续利用多指标综合预警技术研究——以湖北省为例[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荣清;郭利娜;张洁磊;张凤荣;;开展土地整理,服务农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苏士虎;;浅析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思路和对策——以江阴市为例[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学会;赵凯;胡源;王征兵;;陕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障碍因素分析[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7 张凤荣;周丁扬;徐艳;关小克;郭力娜;;土地整理项目必须做好产权调整规划设计以发挥更大效益[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8 王晨;黄贤金;;中国大陆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障碍诊断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陈晓红;李喜华;曹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成长性关系研究——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胡宏宇;朱建军;丁叶;;残缺互补判断矩阵的可能值推断、排序方法及应用[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彦;低碳生态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综合绩效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佳俊;不确定可拓群决策优化方法及应用[D];东华大学;2010年
3 许永平;潜艇装备作战使用性能双域稳健优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刘玲;功能平衡目标下城市住宅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名彦;滨海盐碱地造林技术与效果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陈可;基于不确定模糊判断矩阵及序关系的群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袁振华;国家开发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夏建华;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孝新;灰色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宋捷;灰色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跃;巴东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亚杰;湖北省“两型”农业发展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磊;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企业成长性评价实证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文s,
本文编号:1914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1914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