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多属性格序决策的冗余指标的消除策略
本文选题:模糊多属性决策 + 相似指标 ; 参考:《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年10期
【摘要】:在模糊多属性决策中,属性权重的确定对于整个评价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评价属性数量过多,指标间的相关性将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本文建立了评价值为梯形模糊数的"相似"概念和模糊相似评价模型,并基于格序决策的理论,得到了一种新的模糊格序决策方法.结合传统的TOPSIS方法,通过计算将各方案的属性值的中心进行加权后与正负理想中心的贴近度的大小,实现备选方案的格序化排序.实例分析的结果表明:方法合理、易行.
[Abstract]:In fuzzy multi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attribute weigh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whole evaluation work. If the quantity of evaluation attributes is too large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dexes will affect the scientificity and fairness of the evaluation,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similar" and fuzzy similarity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evaluation value of the trapezoid fuzzy number, and based on the lattice order decision making. In the theory, a new fuzzy lattice order decision method is obtained. Combining the traditional TOPSIS method, by calculating the size of the center of the attribute values of each scheme and the size of the close degree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deal center, the sequence sorting of the alternatives is realized. The result of cas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ethod is reasonable and easy to do.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学院;齐齐哈尔大学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73108) 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专项(swjtu11ZT29)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朱宾刚;彭世蕤;王冰切;;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通信干扰站作战效能评估[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8年04期
2 刘玉增;钱丙益;;轨道交通线网方案比选的多目标格序决策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3 陈骑兵;;基于区间AHP与粗糙集的决策系统的排序[J];模糊系统与数学;2011年01期
4 王秋萍;张道宏;;模糊多指标决策的一种新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7年12期
5 张益;张俊容;;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的区间多属性TOPSIS法[J];统计与决策;2007年14期
6 陈文奇;吉国力;;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电子战效能评估[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7 郭春香,郭耀煌;格序决策的格序化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4年05期
8 郭强;郭春香;郭耀煌;;基于格序偏好距离的群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鸿;;基于粒集的概念粒系统[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2 郝会兵;洪贞启;;某型导弹模拟训练系统设计方案评估[J];四川兵工学报;2008年05期
3 杨黄河;周成云;佟宝贵;;工程机械子系统设计方案的Vague集模糊决策方法[J];四川兵工学报;2011年12期
4 周军;完全格的一个等价条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5 朱宾刚;彭世蕤;王冰切;;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通信干扰站作战效能评估[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8年04期
6 杨阳;王瑞革;;模糊层次法在指挥系统效能中的应用[J];信息化研究;2012年01期
7 姜峰;范玉顺;;基于覆盖度函数的概念格约简[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2期
8 张国勇;;关于广义分配伪格[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9 郭春香,郭耀煌;独立决定和非二元性选择函数的Arrow不可能性定理[J];系统工程;2004年07期
10 郭春香,郭耀煌;非一致性选择环境中的最小决定集及其唯一存在性[J];系统工程;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曹轶君;朱万红;;基于模糊同态指标消除的新型多属性决策方法[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丽;基于语言真值格蕴涵代数的格值命题逻辑及其归结自动推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戴毓;石油期货市场波动性与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李为相;基于区间数的不确定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曾颖;基于抽象解释的软件保护相关问题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5 赵光峰;格蕴涵代数与图的升分解问题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6 王伟;格值命题逻辑系统LP(X)中基于α-归结原理的自动推理方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7 秦昆;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图像数据挖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孟丹;基于格蕴涵代数的格值逻辑系统的归结自动推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9 陈树伟;基于格蕴涵代数的格值一阶逻辑L_(vfl)中的不确定性推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宋杰鲲;基于不确定优化理论的油藏经营管理系统决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丽娜;ARM反编译中的类型分析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一弛;基于反编译的恶意代码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3 吴克生;区间形式背景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4 张丽;P-集合及其应用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夏昊冉;区间系数多目标规划的智能优化算法[D];安徽大学;2011年
6 许凤;几种不同类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7 朱华炜;基于模糊多目标格序决策的露天矿运输系统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8 高菲;半群超结构理论的若干研究[D];五邑大学;2011年
9 于洁;格化拓扑与概念格[D];郑州大学;2012年
10 卢林;树上随机场的若干极限性质[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旭梅,李凤军,马林涛;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2001年10期
2 樊治平,尤天慧,张尧;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3 樊治平,郭亚军;误差分析理论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问题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4 樊治平,张全;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的一种线性规划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5 刘进生,魏毅强,王绪柱;区间数判断矩阵的建立及其权重计算[J];系统工程;1993年03期
6 朱方霞,陈华友;基于可能度的决策矩阵排序的一种新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07期
7 周文坤;;一种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的组合方法[J];系统工程;2006年02期
8 郭耀煌,刘常青,刘家诚;期望效用理论的等价公理体系与公理的弱化[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9 李俊芳;吴小萍;;基于AHP-FUZZY多层次评判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年02期
10 张元发,陈蓓,尹以新;多架反辐射无人机的作战效能分析[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缪小鹏;防空信息战作战效能的评估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赵军仓;基于HLA作战环境的仿真及作战效能评估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三云;龙君;;基于信息熵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J];广西科学;2008年02期
2 陈业华;黄元美;;基于梯形模糊数的多维偏好群决策模型[J];燕山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龚艳冰;梁雪春;;基于模糊C-OWA算子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08期
4 阮民荣;;模糊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模糊投影法[J];统计与决策;2007年03期
5 左春荣;汪金霞;付超;;一种梯形模糊偏好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周芳;一种基于代理的模糊多目标决策方法[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彭展声;农秀丽;朱家荣;;基于综合期望值最大化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8 牟琼;杨春德;;一种基于梯形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确定权重的方法[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9 王秋萍;张道宏;;模糊多指标决策的一种新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7年12期
10 林健;;权重信息不完全的梯形模糊数多属性决策方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伯忠;;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炮兵观察所的选取[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谢宁;张强;孟凡永;;一种基于Vague集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3 苏哲斌;王秋萍;;基于程度分析和理想解法的模糊多属性决策及应用[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孔峰;刘鸿雁;;模糊多属性决策中的理想点法[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赵克勤;;联系数A+B_i在模糊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坚;曹清玮;;一种基于最小偏差优化的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八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胡将;曾玲;;模糊多属性决策的模糊线性分派法[A];第二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曾三云;曾玲;龙君;;无偏好信息的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的TOPSIS方法[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海涛;郭嗣琮;;基于结构元理论及加权平均法的模糊多属性决策[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曾玲;;基于模糊语言评估有方案偏好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卫贵武;几类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姚绍文;基于可信性理论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D];天津大学;2010年
3 孔峰;技术经济分析中的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研究及其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4 刘学生;基于粗集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排序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和媛媛;基于模糊集理论的不完全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与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高岩;基于模糊决策矩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陈可;基于不确定模糊判断矩阵及序关系的群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任剑;模糊环境下信息不完全的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青;区间直觉梯形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汪金霞;基于梯形模糊数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 李福恒;有偏好信息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凤;几种不同类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5 曾智;基于区间粗糙数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6 赵芳芳;基于相对熵的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D];渤海大学;2012年
7 杜政伟;基于区间值模糊集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与应用[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8 张利芬;基于直觉模糊理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朱华炜;基于模糊多目标格序决策的露天矿运输系统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10 杜红涛;概率不确定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935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19356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