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领导决策论文 >

专家权重的贝叶斯修正法

发布时间:2018-08-27 10:23
【摘要】:将群决策中关于专家权重和意见集结等问题所涉及的一些要素与概率之间建立对应关系,进而利用贝叶斯方法对专家的先验权重加以修正,修正后的权重是针对不同的集结对象而做出相应调整与改变的后验权重,从而在最终的群组意见集结过程中能够对专家权重实施可变操作,同时也使主、客观权重有机的融合起来。
[Abstract]: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some factors and probability involved in expert weight and opinion gathering in group decision making is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prior weight of expert is modified by using Bayesian method. The modified weight is a posteriori weight that can be adjusted and changed accordingly for different aggregation objects, so that the expert weight can be variably operated during the final group opinion assembly process, and the main weight can also be made at the same time. Objective weight organic fusion.
【作者单位】: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肥工业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008JYRW0818)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郭文明,相景丽,肖凯生;群组AHP权重系数的确定[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梁j,熊立,王国华;一种群决策中确定专家判断可信度的改进方法[J];系统工程;2004年06期

3 宋光兴,邹平;多属性群决策中决策者权重的确定方法[J];系统工程;2001年04期

4 刘万里;关于AHP中群体决策逆判问题的研究[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年03期

5 刘业政;徐德鹏;姜元春;;多属性群决策中权重自适应调整的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年01期

6 韩旭里,李松仁;基于一致性均衡权指标的排序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海燕,李勇,梁宇,尤志锋;信息化防空兵部队作战能力评估[J];兵工自动化;2005年03期

2 马永红;周荣喜;李振光;;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决策者权重的确定方法[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曹静;谢武;;基于群组层次分析法的广告代理商模糊评价[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7期

4 宋光兴,杨德礼;AHP判断矩阵与模糊判断矩阵相互转化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肖冬荣,朱京,张辉;基于决策指标分类的供需链合作伙伴选择算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6 宋光兴,邹平;多属性群决策中决策者权重的确定方法[J];系统工程;2001年04期

7 周宇峰;魏法杰;;一种综合评价中确定专家权重的方法[J];工业工程;2006年05期

8 王美强;林清;;企业利润合理使用的AHP群决策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9 邱林,田水娥,汪学全;多目标灰色局势群决策模型及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张清河,张云波;不计评价指标权重值时的综合评价[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明顺;李鹏阳;李言;;产品总体方案评价与选择的一种群决策方法[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荣莉莉;辛杨;;专家支持度及其在群决策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周孝华;张小成;杨秀苔;;IPO询价过程中的模糊优化定价方法[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光兴;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2 苏文凤;省级电网企业内部效绩形成和管理的系统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3 王志良;水资源管理多属性决策与风险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陈志;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王建明;多目标模糊识别优化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6 张云波;工程项目工期延误原因及预警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王坚强;几类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王雪荣;管理体系整合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9 彭怡;动态群体决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阎利;废旧电器再生利用技术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丽丽;深基坑支护体系安全可靠性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成恺;多元复合算法及在军车维修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伟;结构建模中求取邻接矩阵的信息保留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4 张阐军;基于数据挖掘的CRM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金岩;知识型企业价值的Fuzzy评价[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6 辛杨;AHP在群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7 陈金辉;供应链管理系统研究(SCMS)[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8 方霞;公路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湖南大学;2003年

9 杨军平;灰色系统理论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中的应用[D];广西大学;2003年

10 张清河;基于联系数的网络计划技术[D];华侨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艳萍,樊治平,王欣荣;AHP中判断矩阵一致性改进方法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2 丁开盛,梁雄健;本地电话网可靠性综合评价的熵权双基点法[J];电子学报;1999年10期

3 孟波,付微;一种有限方案多目标群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1998年04期

4 李元左;广义判断下的群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2000年02期

5 宋光兴,邹平;多属性群决策中决策者权重的确定方法[J];系统工程;2001年04期

6 梁j,熊立,王国华;一种群决策中确定专家判断可信度的改进方法[J];系统工程;2004年06期

7 郭文明,相景丽,肖凯生;群组AHP权重系数的确定[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陈卫,方廷健,蒋旭东;基于Delphi法和AHP法的群体决策研究及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3年05期

9 陈静杰,王扶东,朱云龙,薛劲松;基于群决策的供应链伙伴选择与评价过程[J];控制与决策;2002年S1期

10 刘万里;关于AHP中群体决策逆判问题的研究[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俊;邢焕革;张晓晖;;基于熵理论的多属性群决策专家权重的调整算法[J];控制与决策;2010年06期

2 郭永辉;张明智;胡晓峰;万明杰;;基于IOWA的多标签群决策意见综合[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S2期

3 江浩;江兵;;基于0-8标度的有向加权图法在群决策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9年11期

4 姜军;宋保维;潘光;王鹏;陈惠标;常明;;基于不确定度的专家评价综合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年09期

5 宋光兴,杨槐;群决策中的决策行为分析[J];学术探索;2000年03期

6 吕文红,吴祈宗,郭银景;基于D-S证据理论的群决策专家意见集结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5年02期

7 吴楠;张梅;胡跃明;;基于模糊熵和群决策的智能评估模型[J];农机化研究;2011年07期

8 孟波;群体行为对委员会决策的影响及对策[J];决策借鉴;1995年04期

9 姚爽;郭亚军;黄玮强;;基于证据距离的改进DS/AHP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0年06期

10 黄德才,朱艺华;二维足码定位法的缺陷分析与综合评价新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雪兰;李正义;;语言型模糊偏好信息群决策的一种优化算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苏波;王浣尘;;群决策系统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3 王仁超;林润辉;顾培亮;;一种基于期望满意的群决策方法[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荣莉莉;辛杨;;专家支持度及其在群决策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胡宏宇;朱建军;邸强;;基于时间价值和奖惩机制的残缺信息多阶段群决策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杰;;多级组织结构的决策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7 徐韫玺;王要武;姚兵;;基于熵理论的建设项目参与者多目标协同群决策模型[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学军;郭亚军;;基于G_1-法的群决策集结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朱建军;刘思峰;方志耕;;基于区间灰数的互补判断矩阵集结方法研究[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徐选华;陈晓红;王红伟;陈建二;;一种基于残缺效用矩阵的大群体决策模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冯向前;区间数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兰继斌;关于层次分析法优先权重及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宋捷;灰色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李兆琼;含有双性变量的系统的DEA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高岩;基于模糊决策矩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丁勇;语言型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7 朱卫东;面向互联网基于证据理论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8 燕蜻;混合型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杨;AHP在群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2 唐元义;群决策理论与方法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江浩;基于0-8标度的有向加权图法在群决策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4 邢哲;智能化群决策支持技术的研究与实践[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5 黄深泽;群决策理论和方法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6 严曙;VMI中基于群决策的多库存选址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黄智力;基于三角模糊数型群体多属性决策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张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中的群体偏好集结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林宏杰;模糊数学在群决策偏好集结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孙超;信息不完全的群体语言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06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2206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d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