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数与灰决策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
[Abstract]: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accurate number interval number and fuzzy number of language class in the evaluation index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a combat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interval number and grey decision making is proposed by introducing interval number and grey decision making principl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cas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truly reflec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of weapon equipment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北大学理学院;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C9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军华;许琦;;基于前景理论的区间数多准则决策方法[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09期
2 朱建军;刘思峰;田飞;;群决策中三端点语言和互补偏好信息的转化及集结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3期
3 陈孝新;;一种基于证据推理的混合型灰色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1年06期
4 谢海斌;王中兴;唐芝兰;;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J];广西科学;2011年03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江;叶兰;;区间数多属性规范化方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钱钢;冯向前;;不确定多属性决策中区间数的排序方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高莉;;权重为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的两种决策方法[A];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张吉军;;指标为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方法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5 吉建华;曾雪兰;公彦德;;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的相容性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司艳杰;魏法杰;;一种纯语言多属性群决策方法[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成先娟;吕跃进;占济舟;;一种区间型多属性决策的排序方法[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吉军;;基于区间数排序的概率区间型决策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学勇;孟继儒;李德清;;多属性决策区间数模型的优化[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尤天慧;刘彩娜;张尧;;一种基于误差分析的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的排序方法[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江;基于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多属性决策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朱建军;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东北大学;2005年
3 王学军;群体决策中若干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4 叶跃祥;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一些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冯向前;区间数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6 郭瑞鹏;应急物资动员决策的方法与模型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武平;面向群评价的混合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卫贵武;几类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高岩;基于模糊决策矩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吴坚;基于OWA算子理论的混合型多属性群决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强;熵理论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2 韩路英;二层决策问题的研究及区间决策方法的应用[D];燕山大学;2010年
3 闫书丽;多属性决策与集成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李政文;区间数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刘青;区间直觉梯形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美华;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及灵敏度分析[D];广西大学;2008年
7 吕琳洁;多属性决策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8 曾智;基于区间粗糙数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9 龚俊华;集成的ELECTRE方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孟凡永;区间数、三角模糊数及其判断矩阵排序理论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13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241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