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领导决策论文 >

基于系统科学的高层梯队战略协同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6 11:07
【摘要】:董事会和高管团队均是企业战略决策的核心主体,在统一的高层梯队框架下,两者如何实现战略协同、创造协同效应,成为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高层梯队理论及系统科学中的复杂系统理论和协同学理论,指出董事会与高管团队的关联性和互补性是创造高层梯队战略协同效应的根源,通过系统建模,对高层梯队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展开分析,给出高层梯队战略协同效应函数,发现当增效价值大于零时,董事会和高管团队应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团队互动;当增效价值等于零时,团队互动过程可有可无;当增效价值小于零时,董事会和高管团队不应进行团队互动。
[Abstract]: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the executive team are the core subjects of the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of the enterprise. Under the unified framework of the high-level echelon, how to realize the strategic coordination and create the synergy effect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ccording to the high-level echelon theory and the complex system theory and Synergy theory in system scienc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relevance and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the senior management team are the root of creating the strategic synergy effect of the high-level echelon, and through the system model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of the high-level echelons, and gives the strategic synergy function of the high-level echelons.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efficiency value is more than 00:00,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the executive team should carry out extensive and in-depth team interaction. When the value of efficiency is equal to 00:00, the process of team interaction is optional; when the value of efficiency is less than 00:00,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the executive team should not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GL014) 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项目(S1201YLXK) 上海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1XSZ05) 上海理工大学人文社科攀登计划项目(12XPA02)
【分类号】:C933;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盛林;陈圻;;高管团队认知风格与竞争战略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12期

2 徐f^;詹彦凯;;海西战略背景下厦漳泉行业协会互动分析——基于战略协同的视角[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鲁海帆;;高管团队内部货币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南方经济;2007年04期

4 王鲲程;李梓丰;;关于提升建筑施工企业运营管理的构想[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年06期

5 缪小明;戴顶;;高管团队权力分配的前因及其对企业绩效影响路径研究[J];软科学;2008年06期

6 李超佐;孙贻文;;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分析——基于高管团队内合作需要和薪酬差距的实证研究[J];北方经贸;2008年08期

7 黄维;余宏;;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以我国房地产行业为例[J];价值工程;2009年08期

8 陈忠卫;常极;;高管团队异质性、集体创新能力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09年09期

9 马富萍;郭晓川;;高管团队异质性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高管团队冲突处理方式的调节作用[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蒋春燕;;高管团队要素对公司企业家精神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长三角民营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璐;杨百寅;井润田;;家长式领导,冲突与决策效果——基于四川省企业高管团队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万凡;;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9-2010)[C];2010年

3 张敦力;赵纯祥;;公司治理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一项经验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肖延方;张保法;;国有资本人格化的实现机制[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5 陈乃醒;施晓红;;略谈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覃家琦;;董事长特征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汤火箭;;我国国有资本运营监督机制的局限及完善[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8 杨雄胜;兰岚;冯峥;;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左长青;;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的思考[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10 刘桂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及其在调节中的有机结合[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谢峰 通讯员 李东;34户市属一级企业开始报告董事会工作[N];首都建设报;2010年

2 田享华;竞投国企生变“慈善富豪”嘉兴导演强势接管[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郝倩;万科计划100%持有浙江南都[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孙晓辉;新鸿基豪门内战愈演愈烈[N];证券时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刘丽靓;央企要向董事会递交年度风险管理报告[N];证券日报;2007年

6 张骏斓;改进国企领导人选拔机制 上海将引入职业经理人[N];经理日报;2008年

7 刘江洁;注资1.1亿美元 DHL坚持中国优先[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龚国军;企业换届“双董”叫板职工叫苦[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9 门心洁;香港易丰物流中心建成运营[N];天津日报;2007年

10 潘建;郭炳湘被罢新鸿基主席及总裁[N];北京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浩;基于混沌理论与协同学的企业战略协同机制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毛志宏;独立董事制度与会计透明度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何平;公司治理对财务困境作用机理的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海生;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凌定胜;独立董事特质对公司绩效的有效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6 陈璐;CEO家长式领导行为对高管团队决策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福军;城市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8 宋洋洲;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动态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01年

9 王金栋;中国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制度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金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连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董事会与经营绩效[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时勇;四川省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吴顺祥;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年

4 黄晓洁;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王伟;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R&D投资[D];暨南大学;2008年

6 肖娜辉;经理报酬激励强度、董事会组成与公司价值互动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谭丽华;高管团队特征对国际化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纪明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海盛;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孟彦君;保险公司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78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2478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2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