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的多阶段群决策模型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mergency response model based on dynamic group decision making is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emergencies, the basic multi-stage group decision model is improved. The system state evaluation index, the utility index of the plan and the corresponding weight coefficient are obtained by Delphi method, and the multi-stage group decis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overall evaluation of the utility value of all stages of the plan is taken as the response strategy of the emergency plan.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924010)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向阳;专家权威性权重与改进的群体决策AHP法[J];中国管理科学;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明琴,何湘藩;二维足码选择定位法—一种新的群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02期
2 吴建林,姜丽红,薛华成;我国GDSS研究现状评析[J];管理科学学报;1997年04期
3 陈安;赵燕;;我国应急管理的进展与趋势[J];安全;2007年03期
4 黄海;林齐宁;;一种带有导向性的聚类方法在电信客户细分中的应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黄静;;基于DEA模型的西部地区科技进步有效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22期
6 徐芳;王恒山;;基于AHP的农户个人信用度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6期
7 刘文海,薄瑞峰,赵宏,薛立华;机械产品概念设计方案的评价决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8 万江;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在科技招标项目评标中的应用[J];科技和产业;2005年08期
9 赵晓冬;经济和管理中的模糊模型[J];燕山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10 王巍,姚永志,庄思勇;领导者行为素质综合指标动态测评方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瑜;熊艳;马英楠;;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的责任矩阵设计[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佳;陈安;李田田;;动态模糊分级算法及在灾害评估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3 张梦瑶;夏曦;崔晋川;李晓亚;李颖;;突发性毒气泄漏危害事故预警系统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曾三云;曾玲;龙君;;无偏好信息的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的TOPSIS方法[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亚慧;夏大桥;王文周;王南;王健;赵亚丹;;基于控制论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平战结合模式探讨[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严利;叶鹏飞;赵燕;;突发事件应急法制体系的国际比较与框架设计[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要军;陈安;戎晓霞;;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公共财政应急机制探讨[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燕;杨鸿泰;;研究生突发心理问题预警及应急处置方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徐瑞卿;周渝慧;;电力系统应急管理探讨[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代宝乾;汪彤;秦跃平;;城市灾害应急目标管理及动态管理模型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明;多目标模糊识别优化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廖貅武;不完全信息下的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王志良;水资源管理多属性决策与风险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龚晓光;研发人员行为激励模拟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罗党;灰色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6 龚延成;战时军事物流系统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任运河;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预警体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8 张光明;造船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护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郭浩;六盘山水源涵养林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10 张振华;电子中介中的交易匹配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宏杰;模糊数学在群决策偏好集结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成建萍;基于群决策的DEA模型及其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李向军;群体决策中的一致性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刘婷婷;基于Web GIS的作物布局群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途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5 吴心茹;供应链中的群决策方法与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6 周艳菊;基于多智能体的群体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生成器框架设计[D];中南大学;2002年
7 李胜利;卫星工程项目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8 李岷;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胡春红;区域物流规划方法与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10 职承杰;房地产业投资决策理论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忠文,王会云,姜大立,卢宝亮,甘文旭,梁靖;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毛保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及其权重系数的确定[J];系统工程;1991年04期
3 缪成;许维胜;吴启迪;;大规模应急救援物资运输模型的构建与求解[J];系统工程;2006年11期
4 池宏;祁明亮;计雷;赵红;;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2005年03期
5 王为新;李原;张开富;;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模式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问题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年01期
6 邓云峰;郑双忠;刘功智;刘铁民;;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年06期
7 潘吟,吴望名;反对称阵的最优传递阵[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88年02期
8 王应明,徐南荣;群体判断矩阵及权向量的最优传递矩阵求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1年04期
9 杨季美,史本山;群体评价中的并合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2年01期
10 刘建;邓云峰;宋存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急调度中最佳路径的一种选择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明;金荣;;案例式教学在《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专题课中的运用[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陈磊;;论企业领导处理突发事件的策略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1年07期
3 屠春友;略论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和艺术[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叶东;;领导力决定应急能否成功[J];刊授党校;2010年05期
5 方恒才;;领导者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朱华桂;;突发事件中个体行为的科学决策[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年04期
7 李光炎;;事件突发之前如何提升相应的领导力[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0年05期
8 李光炎;;事件突发之前如何提升领导力[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于超跃;;突发事件情境下的企业领导行为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5期
10 王华;领导者的应变能力及方略[J];领导科学;199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国斌;佘廉;;突发事件演化模型与应急决策:相关领域研究述评[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崔晋川;;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5:现代社会危机管理与风险决策[C];2009年
3 郭泳亨;卢兴华;;应急决策模式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孙颖;池宏;祁明亮;贾传亮;;基于改进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估[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许珊珊;熊孟英;;确定型多出救点组合应急物资调运决策模型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6 徐选华;汪业凤;黄智丽;;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冲突协调机制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李光炎;;事件突发之前如何提升相应的领导力[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母天学;;努力提高领导者应对危机的素质和能力[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业华;;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的非结构化、半结构化决策理论与方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5:现代社会危机管理与风险决策[C];2009年
10 戴爱明;;基于熵权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估测度模型[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5:现代社会危机管理与风险决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徐金丰;决策者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应具备的能力[N];朝阳日报;2009年
2 史刚;应急管理著作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N];西安日报;2007年
3 郝小奇;建立应急管理机制的思考[N];西安日报;2003年
4 白莎;开发企业家的胆商[N];人民日报;2003年
5 杨庆军 海州工商分局副局长;浅谈树立领导者的威信[N];连云港日报;2008年
6 李金珍;小概率高风险事件对判断与决策的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邓伟宜 丰县人民政府县长;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化解复杂问题和事件的能力[N];宜春日报;2010年
8 运城市委党校 刘杰;舆论引导力是现代领导必备的一种能力[N];山西党校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多核应急协同决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孙多勇;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下个体与群体行为决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郭瑞鹏;应急物资动员决策的方法与模型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
4 王凯;突发事件下决策者的框架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庆全;基于范畴论的应急决策知识供需匹配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贾小娜;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知识整合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张晓峰;非常规突发事件决策系统动态作用模式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永军;突发事件应急协同决策主体评价与选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李建熊;公共决策风险管理浅析[D];西北大学;2008年
5 胡文静;面向危机决策的公共危机信息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6 刘嘉;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决策行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杜健;应急管理中的多主体协调决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23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2523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