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领导决策论文 >

生产安全事故灾情应急信息反馈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4 18:12
  生产安全事故灾情应急信息反馈机制是依托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对应急信息的实际需求,通过技术手段、管理方式、决策分析等途径,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获取事故现场有利于救援的相关信息,目的是为有效做出救援决策提供基础依据,为科学救援、安全救援提供有效决策的技术和方法,减少事故对人员、财产、资源等的损失和破坏。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安全领域内,研究范围广、研究对象多,有关生产安全事故的研究较少,且研究成果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有待完善。本研究利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事故灾情应急信息要素进行筛选、提炼、分析和整理得出五类应急信息,即预警信息、灾情信息、次生衍生信息、基础信息和应急资源信息,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软件,研究这五类应急信息要素对事故救援现场的“三类人员”即政府官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员和应急救援队伍人员产生影响的重要度分布情况;同时,提取生产安全事故灾情应急信息反馈机制各指标途径,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软件分析一级指标对事故救援现场“三类人员”影响的重要度分布情况。根据得到的应急信息要素种类、特性及获取信... 

【文章来源】:华北科技学院河北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生产安全事故灾情应急信息反馈机制研究


技术路线图

信息沟通,过程模型


息在多部门、多主体之间协调,纵向上则是信息在多层级、多阶段架构上进行信息共享,横向和纵向的信息传递方式构成了信息网状传递模式。钟开斌教授把信息沟通的过程分为三个要素,即信息源(信源)、信息渠道(信道)和信息归宿(信宿),信源必须通过信道才能传递给信宿,信息渠道包含各种硬件和软件要素,具有传递工具的有力化、传递通道多样化和信息人员专业化等性质,且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看作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变量,共同决定着应急决策行为[15]。笔者结合李雪峰教授和钟开斌教授的研究,构建信息沟通过程的一般模型,见下图2-1。图2-1信息沟通过程模型Figure2-1Informationcommunicationprocessmodel基于图2-1可见,信息沟通是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信息发送者(信源)将信息发出后,经过信息渠道,信息被接收者(信宿)接收,并做出反馈[45],将反馈信息再次经过信息渠道发送给原信息发送者,此时原信息发送者将成为信息接收者(信宿),因此,可见信息沟通过程是一个循环动态的过程,同时在信息沟通过程会受到噪音等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得信息互动反馈效果和效率降低,在信息沟通过程中应尽一切可能降低系统噪音的影响。所谓反馈,就是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反馈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48],反馈大量存在于各种系统之中,例如在生物系统中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形式,其稳定性主要靠负反馈作用来维持,正反馈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其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就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发生的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要素,这个过程叫做反溃因此,负反馈

形势图,企业安全,形势


3事故灾情应急信息反馈机制要素研究19表3-1调查问卷设计结构Table3-1Thestructureofquestionnaire问题内容概要调查的目的第一部分安全生产形势政府、企业和救援队伍人员关于所在辖区内的安全生产现状认知了解安全生产形势第二部分应急管理建设情况关于定期应急演练、应急管理及救援能力的调查了解应急管理建设现状第三部分应急信息属性关于应急信息的种类及特点进行分类获得事故现场需要的信息属性类别第四部分应急信息获取及信息管理三类人员关于应急信息的日常管理、事故现场获取灾情信息的手段和途径对应急信息在应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现状中的认知(2)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调查问卷回收的真实结果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并对分析的结果进行详细说明和阐述。从图3-1和3-2可以看出,针对目前安全生产形势,政府人员和企业人员认为所在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形势较好,而针对应急救援队伍近两年参与的事故救援等级来看,一般事故占比较大,较大事故次之,重特大事故仍有发生。图3-1企业安全生产形势Figure3-1Safetyproductionsituationofenterprises图3-2近两年救援队参与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Figure3-2Productionsafetyaccidentlevelparticipatedbyrescueteaminrecenttwoyear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异同及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相关问题探讨[J]. 李湖生.  安全. 2020(03)
[2]涉警危机情境下的警民信任修复效果差异及其内在机理分析——来自SOR理论和自我建构理论的解释[J]. 李想,李辉.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9(01)
[3]我国应急管理部成立后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J]. 彭碧波,郑静晨.  中国应急救援. 2018(06)
[4]荷兰应急管理体系的应用及启示[J]. 李祥飞,常佳鑫,Kees·Boersma.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5]关于应急管理工作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J]. 杨翠.  新西部. 2018(30)
[6]我国重特大事故特征规律与防范对策[J]. 曾明荣.  劳动保护. 2017(11)
[7]大数据背景下政府与公众间灾情信息传递联动机制研究[J]. 胡守勇.  青海社会科学. 2016(04)
[8]政府应急决策信息有效性研究[J]. 张明红,佘廉.  情报杂志. 2016(01)
[9]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情报支持作用研究[J]. 储节旺,郭春侠.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11)
[10]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的多维度需求分析[J]. 雷志梅,王延章,裘江南,王雪华.  情报科学. 2014(12)

博士论文
[1]基于协同论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及应用[D]. 申晓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8
[2]多阶段应急信息处理与传播控制方法研究[D]. 袁维海.合肥工业大学 2015
[3]基于灾情信息特征的应急物资分配决策模型研究[D]. 葛洪磊.浙江大学 2012
[4]应急决策知识模型及其进化推理研究[D]. 谢红薇.太原理工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机制研究[D]. 吴倩.河南理工大学 2017
[2]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沟通机制研究[D]. 冯帆.黑龙江大学 2017
[3]基于情景的应急信息需求分析研究[D]. 金志敏.暨南大学 2013
[4]基于协同论的工程索赔机制研究[D]. 宋连捷.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
[5]应急管理中的多主体协调决策研究[D]. 杜健.大连理工大学 2010
[6]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信息需求及其结构表达[D]. 高闯.兰州大学 2010
[7]公共危机中的政府沟通能力和沟通效率研究[D]. 卢雪聪.上海交通大学 2009
[8]基于信息管理的协同应灾机制研究[D]. 汪晶晶.安徽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68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568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3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