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旅游研究:地方感理论下的一个视角
本文关键词:怀旧旅游研究:地方感理论下的一个视角
【摘要】:怀旧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世界和旅游世界中。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不断的变化,让我们面对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经历变化的我们,对已逝过去的留恋之情的最好表达方式也许就是怀旧。儿时的小村庄,童年里的知己,梦回的往事,无时不刻地牵绊着我们的内心。怀旧旅游无论是作为旅游动机之一,还是一种旅游类别出现,都值得我们去进行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讨。本文选取怀旧旅游为题,对怀旧的相关文献做了归类整理,以怀旧旅游者为研究对象,以地方感视角切入研究怀旧旅游现象。首先,笔者对怀旧现象的研究成果做了较为完整的文献综述。从怀旧的文字解构到怀旧的病理学理解再到怀旧作为一种思念过去的情绪的理解,这一系列的怀旧研究历程,本文都作以回顾。随后,笔者根据学者们关于怀旧的定义、怀旧的诱因,以及旅游现象本身的特点,再结合本文研究的需要,提出旅游的定义:怀旧旅游指具有怀旧倾向的旅游者以旅游方式而进行怀旧的一种旅游行为:再结合怀旧的类型以及人地关系的地方感视角,对怀旧旅游进行分类:一类是亲历式怀旧旅游;二是非亲历式怀旧旅游。亲历式怀旧指的是怀旧旅游者前往与自己存在某种关联的旅游目的地而进行的一种怀旧旅游;非亲历式怀旧旅游是指怀旧旅游者单纯以怀旧为目的,前往与自己不关联的旅游目的旅游的行为。接下来,笔者开始由地方感视角的切入,通过问卷调查的是形式,借助网络调查平台,对怀旧旅游者展开调查。通过SPSS22.0进行数据的录入,来验证不同类型怀旧旅游者的地方感各维度的差异。怀旧旅游研究问卷主要由怀旧旅游者的地方感测量量表与怀旧旅游者社会人口特征以及怀旧旅游的基本特征调查等内容组成。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比较均值法,得出相应结论,不同人群的怀旧旅游者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同质性,这种同质性表明怀旧旅游者的怀旧旅游对象和情感具有类别上的一致性,这些具体的类别是连接怀旧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方感纽带。此外,通过定量研究过程,笔者总结出怀旧旅游的几大基本特征:怀旧积极情感的主导性、强烈的地方感与怀旧倾向、怀旧旅游私密性以及怀旧旅游整体的同质性。通过定量研究,不难发现不同的怀旧旅游者地方感、倾向和情感都具有较高的水平。怀旧旅游目的地存在引起怀旧旅游者产生地方感的纽带,他们对于旅游者来说具有相同的规律特点。这里的地方感纽带,指的是怀旧旅游地中,让旅游者产生怀旧情绪和行为的对象以及怀旧的内容等。笔者在国内几大旅游论坛—天涯论坛、豆瓣旅游小组、磨房旅游等以及几大OTA在线旅游游记攻略部分的关键字搜索,通过精心筛选,选出20篇真正意义上的怀旧旅游游记,作为定性研究的材料。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怀旧旅游者的游记内容,对游记的内容进行选择性编码等步骤,得出如下结论:链接怀旧旅游者前往怀旧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感纽带中,存在三大怀旧类属包括:让普通旅游者无法体会到的怀旧的味道;让怀旧旅游者在目的地就能唤起的怀旧往事;让怀旧旅游者在旅游中追寻的“真实的自我”。这三大类的怀旧旅游类属,囊括了对于故人,熟悉的场景等等具体的怀旧对象。具体的来说,对于怀旧的味道,笔者发现了它具有难以识别性、易受环境影响性、与人、事、物相互关联性;另一地方感纽带,怀旧的往事,它是怀旧旅游者长期记忆中的具体事件、它是怀旧旅游者自我记忆中的怀旧往事、它是因怀旧旅游与某一事物相遇所勾起的记忆往事;怀旧旅游者寻找的真实的自我,怀旧旅游者寻找生命的完整与连续,寻找内在的自我。以上三大类,刻画出了怀旧旅游者的怀旧旅游体验。
【关键词】:地方感 怀旧旅游 怀旧情感 怀旧倾向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0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5
- 1.1 研究缘起8-9
- 1.2 研究意义与价值9-10
- 1.2.1 理论意义9
- 1.2.2 实用意义9-10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10-12
- 1.4 从地方感视角切入研究怀旧旅游现象的原因12-15
- 2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15-23
- 2.1 怀旧属性与内涵16-19
- 2.1.1 怀旧研究的历程16-17
- 2.1.2 从怀旧定义和诱因到怀旧旅游定义17-19
- 2.2 怀旧分类与怀旧旅游的种类19-20
- 2.3 消费者怀旧的研究20-21
- 2.4 怀旧旅游研究21-23
- 3 基于地方感视角下的怀旧旅游者特征研究23-47
- 3.1 操作步骤与地方感维度选择23-25
- 3.2 研究问题假设25
- 3.3 问卷设计25-27
- 3.4 问卷的修正与发放27-28
- 3.5 数据分析28-45
- 3.5.1 数据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28-31
- 3.5.2 样本的基本情况分析31-35
- 3.5.3 怀旧旅游者的差异特征分析35-45
- 3.6 怀旧旅游的特征45-47
- 3.6.1 怀旧积极情感的主导性45
- 3.6.2 强烈的地方感与怀旧倾向45
- 3.6.3 怀旧旅游私密性45
- 3.6.4 怀旧旅游的整体同质性45-47
- 4 怀旧旅游者的地方感纽带47-67
- 4.1 具体方法步骤47-49
- 4.2 地方感的纽带49-61
- 4.2.1 怀旧的味道49-52
- 4.2.2 怀旧中的往事52-57
- 4.2.3 找寻“真实的自我”57-61
- 4.3 怀旧旅游者的地方怀旧情感61-67
- 4.3.1 怀旧旅游者的积极情感61-62
- 4.3.2 中性的情感62-63
- 4.3.3 怀旧旅游者的消极情感63-64
- 4.3.4 怀旧旅游者的转化情感64-67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67-70
- 5.1 研究结论67-69
- 5.2 研究局限69
- 5.3 研究展望69-70
- 附录70-74
- 参考文献74-77
- 后记77-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芳;黄晓辉;俞曦;;旅游地地方感的游客认知研究[J];地理学报;2009年10期
2 唐文跃;;南京夫子庙游憩者地方感特征及其规划意义[J];资源科学;2011年07期
3 付文燕;;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客地方感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3期
4 肖潇;张捷;孙上茜;朱建华;;书法景观旅游地游客地方感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汉中石门十三品为例[J];人文地理;2012年06期
5 张春霞;蔡兴燕;;浅析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地方感理论[J];技术与市场;2009年11期
6 陈亚颦;徐丽娇;;西双版纳傣族社区居民地方感变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郑群明;夏赞才;罗文斌;刘媛媛;;世界遗产申报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以湖南]\0山为例[J];旅游科学;2014年01期
8 苏勤;钱树伟;;世界遗产地旅游者地方感影响关系及机理分析——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J];地理学报;2012年08期
9 孔翔;张宇飞;;开发区建设中的居民地方感研究——基于上海闵行开发区周边社区的调研[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6期
10 刘春燕;周曼诗;曾过生;吕佳;毛端谦;;旅游者地方感对旅游者忠诚度的影响研究——以旅游者满意度为中介变量[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亚颦;;地方感与地景塑造[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瑞红;周尚意;唐顺英;;乡土教育在青少年地方感建构中的作用——以苏州吴中东山中学乡土教育对学生地方感建构作用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关华;;基于地方感的台北市龙山寺周边居民活动空间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岩森;混合开发加个性设计:美国零售项目新模式[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2 记者 江宇;热闹过后 雅安再踏新征程[N];雅安日报;2010年
,本文编号:1002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00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