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敦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级与保护
本文关键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敦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级与保护
更多相关文章: 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 分级保护 可持续发展
【摘要】: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一员,具有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由于地质公园分布范围较大、地质遗迹类型较多等原因,仍有部分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没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管理措施还不尽完善。本文利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公园内地质遗迹进行了评价分级,分析了园区内地质遗迹保护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对地质遗迹进行有效保护的建议。增加投入,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完善公园标识系统和科普体系,完善地质遗迹的保护管理措施,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 分级保护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P942;F592.7
【正文快照】: 2.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2015年11月17日,在第38次联合国全会上一致通过了“国际地质科学和地质公园计划”(IGGP),由联合国支持的世界地质公园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在第四届亚太地质公园网络研讨会上,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丹,赵剑畏,赵永忠,周曙;江苏省地质遗迹及其保护规划建议[J];上海地质;2001年04期
2 ;地质遗迹及其类型[J];国土资源遥感;2002年02期
3 杨斌,刘书才,黄文院;浅谈山东省地质遗迹及其保护[J];山东地质;2002年06期
4 岳文浙,陶奎元,谢家莹,沈加林;江苏十大地质遗迹评述[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4年03期
5 李正琪,田永富;湖北省地质遗迹的基本特征与类型划分[J];湖北地矿;2004年01期
6 郝俊卿;陕西省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J];陕西地质;2004年02期
7 高亚峰;地质遗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地质;2005年02期
8 刘彦明;裴放;;河南省地质遗迹的调查开发与保护[J];河南国土资源;2006年05期
9 郭建强;;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四川地质学报;2008年02期
10 傅中平;秦承椿;;广西珍贵地质遗迹的保护现状及建议[J];南方国土资源;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良富;;浙江省地质遗迹概况及保护研究[A];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陈良富;;浙江省地质遗迹资源概况及保护对策[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艳萍;;地质遗迹的开发利用与绿色GDP核算[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钱丽苏;;地质遗迹类型划分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唐秀君;;地质遗迹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思考[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闵隆瑞;朱关祥;;浅谈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与保护——以泥河湾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为例[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胡能勇;董和金;蔡让平;;湖南省地质遗迹类型及开发保护建议[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同文;田明中;张顺智;吕朋菊;郑元;;泰山的地质遗迹类型及其科学价值[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廖继武;何俊国;李勇;;地质遗迹集中度及其应用[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陈安泽;卢云亭;杨颖瑜;陈兆棉;;保护五排河地质遗迹刻不容缓——五排河流域地质遗迹调查报告[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唐秀君;地质遗迹资源有偿使用是必然选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2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唐秀君;地质遗迹资源有偿使用是必然选择[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3 周晓丹 王旭雁;江苏建立地质遗迹信息库[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4 刘光生 张菲娜;广东评出世界级地质遗迹点5处[N];中国矿业报;2011年
5 记者 刘如春 通讯员 刘光生 张菲娜;广东地质遗迹家底摸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6 记者 谢必如 特约记者 白文起;重庆全面摸清地质遗迹家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7 曹晓娟 郭聪;我国地质遗迹调查迈入新阶段[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8 记者 项菲菲;我市探明4172处地质遗迹[N];重庆日报;2013年
9 许光辉;亡羊补牢 犹未晚矣[N];中国矿业报;2000年
10 丁海亮;巢湖地质遗迹亟待保护[N];中国矿业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淑云;基于GIS的北京市地质遗迹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柴新夏;灾害类地质遗迹的评价与保护[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任艳丽;沂蒙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类型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卜鹏;常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评价及保护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5 费玲玲;AHP法在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模型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6 何健贤;四川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7 应艺;湖南省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利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姜子朝;巢湖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及保护[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9 吴际;四平山门中生代火山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彩彩;吉林省地质遗迹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04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004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