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常宁市大三湘油茶产业园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08:11

  本文关键词:常宁市大三湘油茶产业园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乡村旅游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摘要】: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现代城市工作的紧张、繁忙和巨大的压力,使得人们在紧张工作之后身心疲惫,再加上生活交际面狭窄,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精神情绪烦躁不安,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进行调节,以重新恢复身心的平衡,在这种背景下,以陶冶性情,放松心情为目的的新型休闲旅游项目“乡村旅游”在各地纷纷兴起,并毫无疑问地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旅游方式之一鉴于此,论文在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体验经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以常宁市大三湘油茶产业园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为题,探究探索体验文化与现代农业结合这一新命题。论文通过对大三湘油茶产业园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分析,发现常宁市大三湘油茶产业园乡村旅游开发在自然资源、区位交通、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对大三湘油茶产业园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现其在旅游产品种类偏少、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和旅游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论文从常宁市大三湘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从大三湘油茶产业园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重点产业选择、产业发展策略以及“一带、两心、三片区”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大三湘油茶产业园发展构想;最后提出了三湘油茶产业园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原则和具体举措。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智富;油茶产业市场前景广阔[J];农村百事通;2004年16期

2 汪维勇;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04年06期

3 邹宽生;;入世后江西油茶产业发展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4年05期

4 雍爱玲;发展油茶产业前景广阔[J];农技服务;2005年08期

5 冯继福,胡伟;对安徽油茶产业名牌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5年05期

6 ;油茶助农民增收[J];福建农业;2005年04期

7 黄春元;加快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湖南林业科技;2005年02期

8 王奇;;发展油茶产业前景看好[J];农村新技术;2006年02期

9 陈长庚;王文杰;;安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10 韦荣华;;我国油茶产业期待做大做强[J];中国林业;2006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霍宝民;谷留杰;翟文继;臧建立;;河南油茶产业化资源培育技术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2 李德明;王绿林;曾广林;;襄樊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3 李苏荣;张津平;黄福平;;对促进我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黔东南州政府油茶产业发展调研组;蒲祖银;;关于我州油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A];黔东南州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雅鹏;刘雪芬;吴娟;;湖北省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6 ;安徽省油茶产业协会[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郭水连;郭亮;郭卫平;;气候对油茶产量的影响研究[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8 穆姝慧;孙承文;桂房红;蒋立科;;对目前我国油茶科学研究战略的刍议[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9 谭晓风;;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对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10 文会中;;做大做强湖南油茶产业的几点思考[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辉霞 傅仁斌;杂交油茶产量高[N];湖南科技报;2005年

2 ;油茶产业规划“1155”工程[N];江西日报;2005年

3 黄晓彬 刘彦;红山油茶结“金果” 规模种植创效益[N];闽西日报;2005年

4 张梅 龚良明 本报记者 胡应翔;江西冒出个油茶产业[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5 蒋能清;耒阳油茶产业显露“尖尖角”[N];衡阳日报;2006年

6 江林;江西加快发展油茶产业[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7 袁海明 (作者系袁州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五方面下工夫发展高产油茶产业[N];宜春日报;2007年

8 王志凌;百年油茶的复兴之旅[N];福建日报;2007年

9 胡青松邋洪鸣;江西油茶产业获财政重点扶持[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10 李晚成邋张志勇;政策利好助推油茶产业奔向“春天”[N];江西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军;油茶低磷适应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周裕新;油茶营养诊断及平衡施肥效应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3 吴炜;普通油茶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对其北缘不同生境的响应[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4 洪燕真;基于农户经济视角的油茶供给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张鑫;安徽不同生态区域油茶叶片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6 曾艳玲;油茶种仁糖酵解途径解析及醛缩酶基因家族功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7 马锦林;油茶耐弱光生理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8 黄勇;小果油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杂交渐渗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9 谢一青;小果油茶种内类型划分、评价及亲缘关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10 张国武;油茶优良无性系性状表现的比较分析与评价[D];江西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雪罡;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2 冯士令;9个油茶品种幼苗的抗旱性比较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汤佳;油茶果实发育及成熟期间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4 郑灏;不同套种模式下油茶幼林土壤微生物及理化性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5 李珍;营造油茶林的效益及风险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钟官平;赣州市茶油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林江箫;油茶蒲皂素的高效提取分离及其系列产品功能评价[D];福州大学;2014年

8 杨少燕;基于叶幕微气侯分析的油茶整形修剪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9 徐金粮;浏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10 朱广飞;油茶果脱蒲机的研制及其工艺参数优化试验[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16年



本文编号:1179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179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c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