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业对古村落资源的利用探索
本文关键词:乡村旅游业对古村落资源的利用探索
【摘要】: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农村经济的传统增长点疲弱不振,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点。乡村旅游是当前为数不多的农村经济增长点,而古村落经过传统文化的岁月积淀,不仅拥有原生态的优美自然风光,而且极富历史文化底蕴,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十分宝贵的资源。应以文化创意提升文化品位,做好规划布局,完善配套措施,积极利用古村落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和脱贫致富。
【作者单位】: 邯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工程大学理学院;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基于综合评分法的公共文化服务业绩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编号:201501950)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文化创意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研究”(2015041213)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创意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研究”(SQ152002)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点项目“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历史文化符号保护与经营滚动推进机制的构建”(2015020601)的综合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近两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不再,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在此形势下,种植业、养殖业、乡村商业、采矿业等农村经济的传统增长点疲弱不振,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点。由于收入的增长、寿命的延长及节假日的增多,旅游业在进入新世纪以来蓬勃发展,并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荣彬;李汝恒;谭粤;;大理地区古村落保护、更新与发展模式探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2 孙亚辉;;旅游视角下古村落的文化变迁与拯救[J];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3 杨英法;袁彪;;关于河北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0年08期
4 张晓明;张静;;江西婺源古村落旅游开发问题与对策探究[J];农业考古;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建伟;张鸿;;乡村旅游业对古村落资源的利用探索[J];农业经济;2016年05期
2 陈欣彤;朱朝枝;;传统村落乡村旅游开发相关利益主体诉求及其建议——以中国传统村落宁德市半月里村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08期
3 王丽丽;王锦旺;蔡丽红;;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以环首都经济圈为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4 许妍谢;;构建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理论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6年08期
5 薛佳;;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多渠道路径构想[J];经营管理者;2015年26期
6 刘春光;;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农业经济;2015年09期
7 赵华勤;江勇;王丰;;浙江省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实践[J];小城镇建设;2015年09期
8 杜晓芬;;古村落乡村旅游开发策略探究——以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古镇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16期
9 祥寒冰;;将地方特色农产品纳入当地旅游业的构想[J];农业经济;2015年07期
10 李雪琴;;农村原生态民俗融入乡村旅游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芳;;中西方旅游服务接触冲突的跨文化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2 殷实;;可持续发展语境下的古村落复兴——沙溪复兴工程的启示[J];中华建设;2011年09期
3 胡幸福;胡静;;旅游影响下古村落文化嬗变评价体系的构建[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包伊玲;;文化视野下的古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宁海前童古村落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尹寿兵;刘云霞;;基于核心利益主体的古村落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刘会燕;;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旅游开发经营模式差异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4期
7 张冬平;鲁怀坤;;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状况与特征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李晋昆;;剑川沙溪寺登街千年繁盛的原因探析[J];市场论坛;2009年11期
9 顾晓伟;柴伟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云南巍山县东莲花村[J];城市规划;2008年10期
10 张慧丽;;基于风水文化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以浙江金华兰溪诸葛八卦村为例[J];传承;2008年1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白平;;新时期古村落的发展和经营[J];今日国土;2009年04期
2 张安蒙;;当古村落成为景区的时候——保护村落景观建设景观村落[J];今日国土;2006年09期
3 刘歆;;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策略[J];科技风;2010年06期
4 朱凤肇;;时空维度下对古村落保护的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7期
5 董虹;马智胜;;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学思考——以流坑古村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7期
6 蒋高明;;刻不容缓的古村落保护[J];科技潮;2006年08期
7 ;第三届中国古村落保护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江西婺源隆重召开[J];今日国土;2006年Z4期
8 邵秀英;;关于山西古村落及其旅游开发保护问题的探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9 方磊;王文明;;古村落系统的复杂性认识及保护新视角[J];系统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10 胡杏云;;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以宁波余姚柿林村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让更多的人参加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A];中国古民居保护和利用(苏州)论坛资料汇编[C];2006年
2 黄涛;;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以浙江省楠溪江流域苍坡古村为个案[A];第二届营造技术的保护与创新学术论坛会刊[C];2010年
3 傅立德;;湘南古村落的特色与保护——以湖南省郴州市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宏刚;;偏远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动力机制研究[A];《民族遗产》(第2辑)[C];2009年
5 侯仰军;;城镇化进程中的古村落保护[A];风从民间来:“追寻中国梦”采风文论集[C];2014年
6 刘文娟;;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初探[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7 张舵;高文杰;李小玲;;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以地扪侗寨为例[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15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C];2014年
8 李禹辰;罗述龙;;浅议都市古村落保护与再生——以深圳市宝安区古村落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都荧;;从沙溪寺登街复兴项目看民族古村落的保护[A];海南地域建筑文化(博鳌)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郭彦丹;张玉钧;;基于古村落保护的乡村旅游发展建议——以山西省南安阳村为例[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让古村落“活”起来[N];农民日报;2005年
2 记者 黄翊华;古村落保护要走法治路[N];苏州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黄翊华;古村落遭遇“特色危机”[N];苏州日报;2005年
4 卢迎春;走出古村落保护误区[N];苏州日报;2005年
5 张立行;借助社会资金保护古村落[N];文汇报;2003年
6 张立行;古村落成旅游新亮点[N];文汇报;2003年
7 金涛;古村落保护:热闹中的忧思[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张景华;广东:为古村落造“家谱”[N];光明日报;2007年
9 沈洋 林艳兴;别让“旅游热”掏空古村落[N];华东旅游报;2006年
10 沈洋;正视古村落城市化威胁[N];今日信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聂存虎;古村落保护的策略与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怀玉;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郑亮;湘南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智启;古村落的认定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王玉;基于村民对古村落文化认知度调查的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5 钟成;济南方峪古村落调查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3年
6 王晓宁;临沣寨古村落景观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邹青宏;山东新罗古村落的环境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8 张云;旅游语境中古村落传统文化的赓延与保护[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9 黄蕊;旅游联动发展视角下的青海同仁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10 柯睿;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85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185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