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谈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品的发展现状及保护

发布时间:2017-12-06 15:36

  本文关键词:谈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品的发展现状及保护


  更多相关文章: 庆阳香包 开发优势 产品开发 民俗资源 民俗旅游 刺绣工艺 发展方向 产品展览会 刺绣艺术 药袋


【摘要】:庆阳民俗资源丰富,特别是香包文化特色鲜明,具有极大地发展空间。近年来,庆阳香包民俗产品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并未被完全开发出来。本文根据庆阳香包独具特色的开发优势,对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品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对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确定其发展的优势与发展方向,及对庆阳市全面建设和发展旅游业有着及其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 兰州城市学院旅游学院;
【基金】:兰州城市学院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成果
【分类号】:G127;F592.7
【正文快照】: 一、庆阳香包的发展历程香包,又称荷包,亦称香囊、佩帏、容臭,庆阳俗称“绌绌”或“耍活”,庆阳地区自古有端午节制作佩戴“绌绌”的习俗。据记载庆阳香包形成于公元前两千三百多年,我国的著名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香包的记载:歧伯曾携一药袋防疫驱瘟、禁蛇毒,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齐社祥;;民俗文化的承载物 原始信仰的活化石——试论庆阳香包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J];陇东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 闫仁轶;;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10期

3 张兴平;李惠芬;万自洋;;浅议庆阳香包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科技视界;2013年12期

4 张兴平;潘亚军;刘晋元;张世伟;;试析庆阳香包民俗文化的创新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3年13期

5 王晓红;辛旭东;;民俗文化的田野与产业化困境——以甘肃庆阳香包文化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6 汪应伟;;以庆阳香包为例透视民俗文化发展前景[J];甘肃农业;2006年06期

7 孙永生;张彦喜;;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农业;2006年03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谢志娟邋宋振峰 先朝阳;第六届中国庆阳香包节开幕[N];甘肃日报;2008年

2 中共西峰区委办公室 袁文博;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中值得商榷的五个问题[N];陇东报;2008年

3 牛莹;庆阳香包产业彰显地域特色[N];中国旅游报;2010年

4 记者 孙玉珍;我市举行庆阳香包产业发展战略报告会[N];陇东报;2007年

5 曹焕荣;开发香道文化资源 打造香道文化产业[N];陇东报;2008年

6 记者 吴锋;林剑放教授在市委全委(扩大)会议上作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N];陇东报;2007年

7 张骁骏;政府倡导 学者研究 媒体宣传 商家推动[N];陇东报;2008年

8 杨小续;我市在兰州举行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品展销活动[N];陇东报;2008年

9 张骁骏;让古老的民俗艺术永远璀璨[N];陇东报;2008年

10 通讯员 习世刚;“庆阳香包、剪纸、皮影”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N];陇东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文枫;庆阳香包产业化项目组织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59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259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4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