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东北地区旅游空间格局演化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6 15:16

  本文关键词:东北地区旅游空间格局演化及机制研究 出处:《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东北地区 旅游空间格局 演化 机制 调控


【摘要】:空间格局是旅游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是旅游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空间格局关系是否有效克服地理空间对旅游经济活动的约束、成本控制、效益的促抑,从而促进旅游经济的平衡和发展,值得分析和研究。地理空间的形态、大小以及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高低都使不同区域旅游空间格局存在着各自的特殊性。将地缘相近、文缘相似的中尺度区域旅游空间格局进行审视,可以丰富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研究的理论。全域旅游是国家自上而下实施的旅游发展战略,其理念不同于以景区为主体的旅游发展模式,因此,需要对区域旅游空间格局重新审视,判定各区域旅游发展的程度,探明各自的特征和优劣势,为全域旅游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近年来,东北经济持续低迷,增速放缓、人才流失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业却逆势而上,保持高速的增长,成为振兴东北的突破点。但同时也清楚地发现,东北地区旅游发展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邻近国家(日本、韩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大量争夺东北地区的客源。国内发达旅游省份旅游吸引力持续增强,东北地区出省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多,经济外溢严重。地缘相似、资源禀赋趋同使东北地区旅游内耗逐年增大,严重制约着旅游的发展。要破解这些压力和挑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整体的视角,互利共赢的态度合作发展东北旅游,宣传东北旅游,做强东北旅游。将东北地区旅游空间格局进行整体、全面分析,探究各省区旅游发展程度及存在问题,可为东北地区合作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鉴于此,本文以整个东北地区的旅游空间格局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模型和相关软件对东北地区旅游空间格局的特征和演化进行了量测和分析,并探究了演化驱动机制,针对性地提出了调控政策。依据以上思路,本论文分八章进行了阐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分别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详细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基础理论,并对研究区概况和数据的获取和整理进行了说明,构架了空间格局量测的指标,筛选了测度方法。第四章和第五章对东北地区旅游空间格局现状和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量测和分析。第六章探讨了东北地区旅游空间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第七章构建调控原则,针对性地提出调控策略,并为这种策略的顺利实施,制定了保障措施。经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东北地区旅游经济呈集聚态,近十年,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先弱后强的演变特征。各省区旅游经济集聚程度不同,演化特征不同。2)东北地区国内旅游收入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幅度较大,旅游外汇收入重心向西南方向大幅变动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各省区经济重心移动差异较大。3)在2009、2012和2015年三个时间维度中,东北地区A级旅游景区集聚度呈现先强后弱的演化趋势。其中吉林省和二盟三市呈现增强的趋势,而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呈现变弱的趋势。4)三个时间维度中,东北地区A级旅游景区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移动幅度逐渐变大。其中辽宁景区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吉林省景区重心向西北少动后,大幅度向东移动;黑龙江省则向东北大幅度移动后,小幅向东南移动;二盟三市景区重心向东稍偏北大幅移动后,掉头移动。5)东北地区交通通达性显著增强。旅游接待设施成集聚态,集聚程度逐渐增强。6)自然条件(地貌、水文)、交通、接待设施、区域经济和政策是东北地区旅游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Abstract]:The spatial patter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of tourism geography research .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ourism geography research .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ourism geography research . In chapter 2 , the chapter three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 the research methods , the research thinking , the releva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the basic theory at home and abroad , and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ourism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in Northeast China . Chapter 6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ourism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in Northeast China .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强谊;钟水映;;中国旅游产业专业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其演变——基于Dagum基尼系数与Markov链估计方法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6年12期

2 李君轶;高慧君;;信息化视角下的全域旅游[J];旅游学刊;2016年09期

3 厉新建;马蕾;陈丽嘉;;全域旅游发展:逻辑与重点[J];旅游学刊;2016年09期

4 张佳运;高敏华;刘海军;;新疆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变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04期

5 王妙妙;曹小曙;;基于交通通达性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县际经济联系测度及时空动态分析[J];地理研究;2016年06期

6 唐岳兴;邵龙;曹弯;;遗产廊道城镇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以中东铁路滨绥线为例[J];规划师;2016年02期

7 李秋实;;东北经济现状及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02期

8 郭凌;孙根紧;;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年24期

9 包丹文;华松逸;;基于通达成本的机场可达性水平与客运规模关联性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5年06期

10 谷国锋;贾占华;;东北地区人口分布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5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政;;东北迎来新一轮振兴机遇[N];人民日报;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艺琼;武汉市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杨小强;我国旅行社区域空间分布及空间格局演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晓瑾;吉林省旅游业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邵小翠;试论近代移民对东北文化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0年

5 蔡业新;吉林省旅游经济地域分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升级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7 欧阳卉;博彩旅游业与澳门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88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88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9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