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种间竞争理论的旅游景区周边环境开发利用——以山西乔家大院为例
本文关键词:基于种间竞争理论的旅游景区周边环境开发利用——以山西乔家大院为例 出处:《经济地理》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 种间竞争 景区周边环境 开发利用 乔家大院
【摘要】:应用种间竞争的高斯假说、种间共存与群落共生原理,通过类比法、实地调查和比较分析法,研究认为要优化景区与周边环境的竞争关系,提高以景区为中心的周边环境的生产效益,需植入异质性景观使周边环境与景区的生态位分离,高效利用游客能量流,由种间竞争集合成群落共生。以山西大院的典型代表乔家大院为例,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研究提出了将乔家堡村开发利用成以大院景区为中心的富有浓郁晋中村落特色和地域优势的产业集群带的建议。
[Abstract]:Using Gao Si hypothesis of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the principle of interspecies coexistence and community symbiosis, through the analogy method,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compet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cenic spots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should be optimiz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with scenic area as the center, it is necessary to implant heterogeneous landscape to separate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from the ecological niche of the scenic spot, and to make efficient use of the energy flow of tourists. Community symbiosis was formed by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Taking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Shanxi compound Qiaojia compound as an example, it was analyzed deeply and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developing Qiaojiapu Village into an industrial cluster belt with rich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advantages of Jinzhong village centered on the Grand Courtyard.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22) 山西省软科学项目(2011041012-02) 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3321)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中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有的一个明显问题是景区内布置有条不紊、周边环境布局散乱无序和由于空间开发格局欠合理而引起的旺景区不旺地区的景区与周边环境分离的矛盾。这不仅使周边环境的快速复杂变化难被控制,一旦景区想要“加官进爵”提高级别必须进行大量拆迁重建、推倒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金波;余构雄;;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竞合模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5期
2 王云才;Patrick MILLER;Brian KATEN;;文化景观空间传统性评价及其整体保护格局——以江苏昆山千灯—张浦片区为例[J];地理学报;2011年04期
3 胡炜霞;吴成基;李娟;;旅游景区周边环境范围界定的影响因素及定性方法——以晋陕景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9期
4 秦晓楠;卢小丽;武春友;;基于生态位理论城市品牌竞争结构分析——以城市旅游品牌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10期
5 向延平;;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发展关系分析——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9年06期
6 胡炜霞;;周边环境与旅游景区和谐的调控机理探析——晋陕重点旅游景区例证[J];经济地理;2010年04期
7 郑钢涛;;风景名胜区周边城市化地区规划设计探讨——基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发展角度[J];江苏城市规划;2008年05期
8 吴必虎;徐小波;;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TOLD):一种旅游—房地产模式[J];旅游学刊;2010年08期
9 保继刚,古诗韵;广州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的形成与发展[J];人文地理;2002年05期
10 王兆峰;;旅游产业集群的生态位策略研究[J];人文地理;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姝兰;金威;章新传;徐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江西旅游网络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2 邹金浪;王金政;王鹏;乐文年;;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红壤丘陵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及驱动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3 张立生;;城市RBD研究进展与展望[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刘沙;;成都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的形成及发展适宜度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7期
5 陈擎;;旅游地产投资开发区位选择策略[J];长江论坛;2010年06期
6 金媛媛;王庆生;;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旅游商业区更新的动力机制研究[J];城市;2008年05期
7 王庆生;彭芳芳;杨奥;兰洁;郝建晶;;天津市和平路—滨江道城市主题商业街区发展现状与对策[J];城市;2009年11期
8 鄢慧丽,邓宏兵;城市游憩商业区的环境和功能——以武汉市江汉路为例[J];城市问题;2004年01期
9 王雅洁;冯年华;史春云;;城市闲暇空间研究进展[J];城市问题;2009年03期
10 方远平;毕斗斗;;国内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研究述评[J];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任佳;;中部城市会议特色商业区产业选择初探——以郑州市惠济会议特色商业区为例[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王恒;李悦铮;;全域城市化背景下的大连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闫晓璐;苟倩莹;;满足多元需求的城市商圈的规划与建设——基于人群、空间和设施的特征判断与策略分析[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4 朱道才;张秀荣;许跃辉;;空间关联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协调发展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醇琦;;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协调度评价及保护开发研究——以江苏无锡鹅湖镇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中博;赤潮灾害及其综合防治的生态、经济与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肖亮;城市休闲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张多英;生物增强活性炭优势菌群稳定及竞争特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李如生;风景名胜区保护性开发的机制与评价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浩;大都市旅游房地产发展与布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薛莹;旅游流的区域内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梁仁君;物种对资源竞争的动力机制及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晓涛;产业演进论[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冯维波;城市游憩空间分析与整合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小立;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钱莉莉;基于TCM方法的淮北市采煤塌陷湿地游憩价值评估[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闫志敬;基于主题公园的旅游房地产规划[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丁水英;游憩商业区(RBD)发展评价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建章;长沙市旅游景点服务品质与游客满意度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王爽;吉林省中部农区小流域水体富营养化发生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7 李佟;草原旅游景区生态位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许小曼;大城市休闲街区形成机制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周琦;景观导向型产业空间分类开发的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斌;新农村示范点的乡村旅游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德友;陆玉麒;;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地发展策略研究——以黔东南州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2 李鉎,朱金兆,朱清科;生态位理论及其测度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张立明;赵黎明;;城郊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与空间格局[J];商业研究;2006年06期
4 李锋,王如松;城市绿色空间生态规划的方法与实践——以扬州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S1期
5 向延平;陈友莲;;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发展问题探析——以湖南凤凰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7年04期
6 黄大勇;风景区周边地区发展旅游业与脱贫致富——以南川市三泉镇大河坝村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年01期
7 任致远;城市空间发展的理性思维[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2期
8 孙洪铭;;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的城市空间布局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3期
9 赵勇,崔建甫;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2004年08期
10 陈鹰;黄磊昌;王祥荣;;区域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集合区生态位的研究[J];城市规划;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雪莲;;乔家大院“转让”风波背后——文物“两权分离”的情理纠葛[J];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08期
2 小羊;乔家大院──民俗“大观园”[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4年12期
3 傅静贤;;乔家大院走一走[J];江苏政协;2000年05期
4 黄禹康;;乔家大院 话沧桑[J];城建档案;2005年05期
5 黄洁;;生命不同阶段的感觉[J];科技创业;2006年04期
6 李琳;;《乔家大院》的商业智慧[J];商业文化;2006年07期
7 张颖;;从《乔家大院》看民营企业与国家经济安全[J];改革与战略;2006年04期
8 昕地;;《乔家大院》中的营销理念[J];公关世界;2006年10期
9 罗薇;;乔家大院——谁为你疯狂[J];产权导刊;2008年03期
10 冯秀红;;从乔家大院领略晋商之魂[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严荣华;;从乔家大院看股权激励[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晓明 通讯员 刘学斌;乔家大院7天进账近500万[N];山西日报;2004年
2 江浩;《乔家大院子》带动山西旅游[N];国际商报;2006年
3 李晓明邋刘学斌;乔家大院向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N];山西日报;2007年
4 安洋;乔家大院,经营权能否“改嫁”?[N];人民日报;2007年
5 尚云 范璐;乔家大院经营权违法参股[N];江苏经济报;2007年
6 郭建珍;乔家大院事件风波初定探是非[N];法制日报;2008年
7 安洋;乔家大院不准“改嫁”[N];人民日报;2008年
8 原碧霞;新华社报道后,乔家大院经营权转让暂停[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申剑丽;乔家大院风波[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10 刘修兵;乔家大院经营权转让违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韩云花;从“均衡”现象看乔家大院的形式美追求[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兴华;山西乔家大院德育文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娜;乔家大院建筑风格的美学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安军;赵季平《乔家大院》交响组曲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岳倩楠;中国影视音乐多元化发展—电视剧《乔家大院》主题曲《远情》剖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添晨;《乔家大院》交响组曲民族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宋晓斐;方寸之间纳大千[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89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89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