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调查对象

发布时间:2018-01-07 16:32

  本文关键词: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调查对象 出处:《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西南民族地区 重庆武陵山片区 旅游扶贫 贫困农户 绩效评价


【摘要】:[目的]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调查对象,依据当地贫困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定量分析其旅游扶贫的经济、社会、环境绩效,以客观评价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方法]采用调查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利用长江师范学院"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课题组在重庆武陵山片区所获得的抽样调查数据,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绩效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有超过85%的受访者表示旅游扶贫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65%的受访者认为加快了脱贫致富和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有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近80%的受访者表示环境卫生得到改善。但是,也有50%的受访者认为存在飞地效应,有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造成生活成本上升,有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拉大了贫富差距。[结论]旅游扶贫对增加西南民族地区贫困农户收入有显著效应,生活及卫生环境得以较大改善,但也存在生活成本上升、飞地效应及贫富差距拉大等负面效应。
[Abstract]:[Objective]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of Chongqing according to the sample survey data of the local poor population.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in southwest ethnic areas has achieved results. [Methods] by means of investigation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sample survey data obtained from "Tourism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Southwest ethnic areas"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in Wulingshan District of Chongqing were used. This paper quantitatively evaluates the performance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 southwest China. [Results] more than 85% of the respondents said that tourism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moted the sale of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65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said that they accelerated the process of getting rid of poverty and bringing new ideas. More than 90% said infrastructure had improved, and nearly 80% said sanitation had improved. However, 50% percent believed there was an enclave effect. More than 70% said the cost of living was rising, while more than 80% said it widened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Conclusion: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poor farmers in southwest minority areas, and the living and health environment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but there are also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rising living cost, enclave effect and widening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作者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的贫困人口受益问题研究”(2013YBMK144)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环境脆弱区生态移民的贫困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15YJCZH043)
【分类号】:F323.8;F592.7
【正文快照】: 0引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滇、黔、桂、川、藏、渝)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分布最多的地区,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是集革命老区、边疆山区、民族聚居区、生态脆弱区、连片贫困区为一体的特殊地区,其面临的贫困和反贫困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实现小康这一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荀关玉;;云南乌蒙山片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绩效探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01期

2 张侨;;旅游扶贫模式和扶贫效应研究——基于海南省贫困地区的调查数据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年11期

3 李佳;田里;;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应差异研究——基于四川藏区调查的实证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4 毛峰;;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与策略深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10期

5 王孔敬;;PPT战略视野下民族山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湖北武陵山区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6 郭舒;;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旅游扶贫效应研究方法[J];旅游学刊;2015年11期

7 龙祖坤;杜倩文;周婷;;武陵山区旅游扶贫效率的时间演进与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5年10期

8 邓小海;曾亮;罗明义;肖洪磊;;云南乌蒙山片区所属县旅游扶贫效应分析[J];生态经济;2015年02期

9 黄梅芳;于春玉;;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10 王宝珍;龚新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绩效评价——以新疆南疆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2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璐;;精准扶贫政策视野下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路径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8期

2 李会琴;杨树旺;侯林春;闫晓冉;;农户参与视角的旅游扶贫生态效率研究——基于陕西省延安市4村89户的调研[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3 龙祖坤;李绪茂;;县域旅游经济结构演变与发展模式研究——以湖南省20个贫困县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4 张春美;黄红娣;;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基于婺源旅游地搬迁移民和原住居民的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13期

5 邢慧斌;;国内旅游扶贫绩效评估理论及方法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7年07期

6 冯伟林;陶聪冲;;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以重庆武陵山片区为调查对象[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06期

7 倪晶晶;;旅游扶贫及其开发模式研究——以安徽省宏村旅游扶贫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8 李如友;郭鲁芳;;旅游减贫效应之辩——一个文献综述[J];旅游学刊;2017年06期

9 刘兆隆;范雪白;杨清灵;李思佳;曾丽萍;;居民幸福感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构建[J];中国商论;2017年13期

10 李烨;;中国乡村旅游业扶贫效率研究[J];农村经济;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承伟;刘欣;;“十二五”时期我国反贫困理论研究述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2 刘刚;;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年06期

3 龙祖坤;杜倩文;周婷;;武陵山区旅游扶贫效率的时间演进与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5年10期

4 吕生全;王文庆;;甘肃“张哈”片省级扶贫开发示范区产业扶贫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年05期

5 荣莉;;西南连片特困区的农村扶贫模式创新与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年05期

6 蒋莉;黄静波;;罗霄山区旅游扶贫效应的居民感知与态度研究——以湖南汝城国家森林公园九龙江地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年04期

7 吕磊;;昭通找准定位 突出特色抓生态建设[J];云南林业;2015年04期

8 易水;;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J];创造;2015年06期

9 邸明慧;郑凡;徐宁;张伟;王然;;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县旅游扶贫适宜模式选择[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年03期

10 吕君丽;;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路径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蔚青;坚持旅游扶贫 带动八方致富[J];乡镇经济;2000年01期

2 陈仙波;喜读《旅游扶贫—功能·条件·模式·经验》[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3 ;《旅游扶贫——功能·条件·模式·经验》[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4 金希萍,李映兰;旅游扶贫应注意的问题[J];四川财政;2001年03期

5 郭伟,李树峰;旅游扶贫开发须重视的几个问题──以河北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2001年03期

6 卢世菊;恩施州实施旅游扶贫开发的可行性与对策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09期

7 程以金,林兴中,郭锦亮;旅游扶贫 大有可为[J];老区建设;2001年03期

8 梁向明;六盘山旅游区与政府主导型“旅游扶贫”战略[J];市场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9 李永文,陈玉英;旅游扶贫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发展旅游 消除贫困——秭归县旅游扶贫见成效[J];理论月刊;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颖;;旅游扶贫——西藏特色扶贫的战略思考[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谢彦君;叶苏平;;财政旅游扶贫的特点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实施战略[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3 谷丽萍;;关于旅游扶贫开发的几点看法[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4 林小玲;;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陈启胜;肖雄辉;任佩瑜;;四川省秦巴山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及政策建议[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6 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遗产与特产资源旅游扶贫开发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谢祥项;;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刘承智;;桂西资源富集区旅游扶贫开发策略研究[A];桂西资源开发新思路[C];2011年

9 王芳礼;王云星;;略论布依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问题[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10 李青华;;湘西民族文化资源及其旅游扶贫开发[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记者站 张俊;旅游扶贫 大有可为[N];中国旅游报;2002年

2 邵阳市旅游局局长 肖化虎;关于旅游扶贫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2年

3 梁毅;旅游扶贫 居民获利[N];安徽日报;2006年

4 梁沂滨;旅游扶贫是一种创新[N];经济日报;2006年

5 记者 景小华 陈作成 通讯员 东田 林少敏 张保才 实习生 曾荔枝;1.5亿旅游扶贫金撬动156.5亿投资[N];南方日报;2007年

6 张俊邋程佳凌 李国平;广东旅游扶贫形成强大磁场效应[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省扶贫办主任 叶韬;描绘贵州乡村旅游扶贫新画卷[N];贵州日报;2011年

8 记者 杨刚 郑礼志;全省乡村旅游扶贫工作 推进会在我市召开[N];遵义日报;2011年

9 贵州省扶贫办主任 叶韬;全力开创乡村旅游扶贫新局面[N];法制生活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瑞 实习记者 黄庆松 钱训;贵州打造乡村旅游扶贫新亮点[N];西部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爱萍;贫困区域发展中的旅游扶贫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蕊;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孙东峰;基于PPT战略的县域旅游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王颖;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京;乡村地区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国涛;旅游扶贫开发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聂翔;善治视野下的旅游扶贫发展路径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杨雅莹;旅游扶贫战略的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澹丰霞;旅游扶贫与农村社区变迁[D];郑州大学;2006年

6 李小娟;川东地区旅游扶贫研究及实例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荣;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效益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赵博;资源县旅游扶贫开发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陈瑶;达州市通川区北部山区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10 黄小波;英山县旅游扶贫开发效应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93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93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7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