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惯常环境下旅游服务投诉补救理论模型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非惯常环境下旅游服务投诉补救理论模型的构建 出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服务失误 旅游投诉 非惯常环境 服务补救
【摘要】:在非惯常环境下,旅游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与其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旅游业的综合性和旅游服务消费的异地性、无形性等特征,导致服务失误不可避免,旅游者的不满意及投诉事件屡有发生。运用动机归因理论、目标导向理论以及服务补救相关理论,构建旅游者投诉动机与服务补救策略匹配的二维矩阵,探讨其对旅游服务补救满意度与旅游者感知补救绩效的双重影响。同时,研究讨论管理部门介入度与旅游者目标导向对服务补救效果的调节作用,揭示在服务补救过程中旅游者情绪体验的中介作用。通过构建非惯常环境下旅游服务补救的理论分析框架,不仅提出了一系列可供检验的研究命题,为深入理解旅游服务补救问题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视角,而且有助于服务补救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Abstract]:In the non-normal environmen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of tourism consumers and their daily work, study and lif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integration and tourism service consumption, such as heterogeneity, invisibility, and so on. It leads to the inevitable service failure, tourists' dissatisfaction and frequent complaints. The use of motivation attribution theory, goal-oriented theory and service remediation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wo-dimensional matrix of tourist complaint motivation and service remediation strategy, and discusses its dual effects on the satisfaction of tourism service recovery and tourists' perceived remedial performance.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and tourist goal-oriented on service remediation effect. It reveals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tourists'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service remediation. By constructing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tourism service remedy under the non-usual environment, it not only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research propositions that can be tested.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 of tourism service remedy, and is helpful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ervice remedy theory.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消费者服务购买决策的框架效应研究”(71372207)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四川省旅游舆情事件的影响机制与治理研究”(2015SA0205)
【分类号】:D922.294;F274;F592
【正文快照】: 近年来,旅游消费市场服务失误事件频发,旅游投诉数量递增,已严重影响到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人民网“旅游3.15投诉平台”发布的数据,2015年,网站共收到1467条旅游投诉,较2014年增长了36.6%,其中服务质量、旅游合同、售后服务、强迫消费等是旅游投诉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晓梅;;图书馆服务补救对读者行为转换的探析[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梁建春;张国娟;;基于感知公平的政府服务补救对民众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马妍;李培培;姜圣天;;服务补救与顾客忠诚关系的实证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01期
4 陈可;;实施服务补救 提高顾客忠诚度[J];求实;2006年S1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守梅;;消毒供应中心对临床服务补救的实践与思考[A];中华护理学会第六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暨两岸四地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2 肖丽;;一线员工服务补救绩效管理:理论与模型[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弋小萍;;服务补救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刘海伦;王增民;;服务补救与企业潜在的销售机会[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与决策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5 宋亦平;朱涛;;顾客投诉与服务补救效果的关联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全国华;;建材营销中服务补救的探讨[A];中国建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集[C];2010年
7 谭小伟;;保险营销过程中的顾客抱怨管理及服务补救[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唐小飞;钟帅;贾建民;;服务补救绩效研究:投其所好还需相机而动吗?[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筏筏;服务补救与长远利益[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刘景峰;从“服务补救”解读医疗服务[N];医药经济报;2008年
3 杨德盛;邮政服务补救运作策略初探[N];中国邮政报;2005年
4 董军 李小华;应建立医疗服务补救预警系统[N];健康报;2007年
5 浙江省衢州市卫生监督所所长 何仁尧 整理 通讯员 杨菊平 郑纯胜 本报记者 李水根;“两项探索”尝试破解执法难题[N];健康报;2012年
6 许帅;服务合理区影响因素研究[N];中华建筑报;2011年
7 江西财大旅游学院 庄东泉 胡s,
本文编号:1412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41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