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藏旅游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出处:《中国藏学》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93—2012年西藏旅游总收入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进行了计量,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促进了农牧民收入的增长,西藏每增加1万元的旅游收入,就会给每个农牧民带来0.003944元的纯收入,贡献程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是旅游业发展并没有促进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原因在于旅游业的发展没有发挥出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城镇人口中以依赖财政工资的公职人员为主。未来应确立旅游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
[Abstract]:By using co-integration analysis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impact of Tibet's total tourism income on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and the disposable income of urban residents from 1993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romotes the growth of farmers and herdsmen's income, and every 10,000 yuan of tourism income in Tibet will bring each farmer and herdsman a net income of 0.003, 944 yuan. There is room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in the level of contribution;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does not promote the growth of income of urban residents, becaus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as not played a strong role in promoting the relationship. The urban population mainly depends on the public servants who depend on the financial salary.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leading industrial status of touris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 especially the service industry,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us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income of urban residents.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基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十二五重大课题“西藏跨越式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财政部、西藏自治区委托课题“西藏经济产业结构布局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
【分类号】:F124.7;F592.7
【正文快照】: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2010年1月18日召开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了“要大力保障民生,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收入是民生之源,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是民生改善的前提和保障。作为边疆欠发达地区,西藏自1959年民主改革以后,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江民锦;;旅游业与山区农民收入的协整分析——以井冈山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2 邓平平;;西藏旅游业经济效应初探[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周李娇;何小东;;民族旅游业对农村居民收入贡献分析——以凤凰县为例[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4 刘芳;;凤凰县旅游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5 安平;;从西藏旅游业的发展看农牧民的增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张阿兰;普布卓玛;德吉央宗;;西藏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乾杰;杨强;日勒时伟;;贫困山区家庭经济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凉山彝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31期
2 周杏会;杨晓军;;旅游殖民主义问题研究述评[J];怀化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3 郭栩东;;浅析古镇旅游业的政府治理绩效——以湘西凤凰古镇景区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S5期
4 章杰宽;;系统观下的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兼论复杂网络研究范式的适用性[J];科学决策;2013年12期
5 袁智慧;;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3年23期
6 周俊杰;;环喜马拉雅山的生态设计(上篇)——旅游产品设计可增强区域旅游业的生命力[J];生态经济;2011年03期
7 袁智慧;王东阳;;海南省旅游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少双;湖南省旅游人力资源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依绍华;旅游业的就业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5期
2 李兴绪,牟怡楠;旅游产业对云南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城市问题;2004年03期
3 格桑卓玛;;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特点[J];中国藏学;2007年02期
4 张伟;周秉根;;基于灰色理论的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关联性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年02期
5 朱明芳;旅游扶贫的可行性研究工作[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6 李志青;旅游业产出贡献的经济分析——上海市旅游业的产出贡献和乘数效应[J];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7 谢璐;;商洛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洛南县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厉新建;中国旅游就业效应分析与制度创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戴斌,束菊萍;旅游产业关联:分析框架与北京的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刘向明,杨智敏;对我国“旅游扶贫”的几点思考[J];经济地理;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东峰;基于PPT战略的县域旅游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丽丽;我国西南地区旅游扶贫研究与实例应用分析[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2 冷冰冰;重庆旅游业经济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弓广山;理智;;西藏真好(之一)[J];中国质量万里行;1997年02期
2 狄方耀;简论西藏从事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意义、条件及战略构想[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毛阳海;奔小康、谋跨越——西藏实现富民强区的现实选择[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温军,施祖麟;西藏经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毛阳海;知识经济与西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西藏研究;2000年02期
6 ;发展,西藏人心所向[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0年03期
7 张之超,沈玉芳;中国西藏开发中的“长江战略”问题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6期
8 ;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列确 答本刊记者问[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1年01期
9 赵振华;加速西藏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西藏发展论坛;2002年02期
10 温军;西藏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探讨[J];中国藏学;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汉林;;深圳如何应对入世挑战——世贸专家张汉林教授答“中心”特邀记者问[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徐淑梅;倪维秋;袁树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发展东北旅游业[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3 郭菲菲;;西部开发十年旅游业对贵州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4 狄方耀;;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对策构想[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胡志毅;;旅游业对石林县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对策分析[A];2005年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尹德涛;;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旅游业发展[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7 王政章;杨永红;;西藏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抉择[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付代军;;西藏经济开发的金融对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杨明洪;;论西藏与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互动发展[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黄爱琴;孟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研究[A];山西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市旅游局 安金明;充分运用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旅游业发展(上)[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记者 吕贵民;积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步伐[N];陕西日报;2001年
3 ;鄂尔多斯旅游业快速发展[N];中国信息报;2005年
4 吴兴刚;居民收入增速不应低于经济增长水平[N];中国改革报;2008年
5 记者 尤佳;前8月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N];发展导报;2010年
6 记者 岳冠文 实习生 肖梦妮;居民收入增长拉动竞争力上升[N];长沙晚报;2011年
7 高渊;收入增长何时与GDP增速看齐[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黄世钊;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有九大亮点[N];法治快报;2007年
9 徐芳 本报记者 万亮发;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各设区市之首[N];抚州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徐锦庚 郑少忠;西藏基础设施绘出最美图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勇;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2 宋朝阳;西藏产业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孟祥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4 何丹;辽宁省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5 章建;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D];苏州大学;2013年
6 刘蕊;清江流域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7 张学见;青岛港、胶济铁路与沿线经济变迁(1898-1937)[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红;西藏特色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周庆博;基于城乡统筹的青岛环城游憩带建设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3 杨本锋;西藏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08年
4 王晶;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5 刘慧悦;长江三角洲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陈玮;同里古镇现代发展路径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单浩杰;旅游业发展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周李娇;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地方GDP贡献研究[D];吉首大学;2013年
9 唐芳;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贺利华;四川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37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437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