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史料考略
本文关键词: 风筝 起源 制作与用处 出处:《兰台世界》2014年2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分析风筝的起源、风筝用处与制作基础上,指出风筝寄情寓意丰富,是历朝历代备受人们喜爱的游艺项目之一,至今仍广泛流传,业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origin, utility and manufacture of kite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kite sending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recreational projects in the dynasties, which has been listed in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作者单位】: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河南省软科学课题项目,课题编号:142400410595
【分类号】:J52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秋琳;;西安市“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保护的新思路[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周蒋浒;;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研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刘水良;吴吉林;;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博弈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11期
4 蔡丰明;;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特点及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上)[J];创意设计源;2011年01期
5 陆晓云;;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征[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6 诗林;;全国餐饮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J];中国食品;2009年17期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精神家园 华北地区[J];中华手工;2006年03期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精神家园 西北地区[J];中华手工;2006年03期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精神家园 华东地区[J];中华手工;2006年03期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精神家园 华南地区[J];中华手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兴燕;;关于黔西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探讨[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李玉军;冯静;;浅谈抚宁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张洪波;;黔西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思考[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4 齐易;;从冀中“音乐会”看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些问题[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柳霞;;山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6 贾晓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造特色历史文化名城——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个案[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7 隋维娟;;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蔡文琴;;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述评[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9 李秀娜;石美玉;;关于建设世界城市中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A];建设世界城市提高首都软实力——2010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10年
10 刘临安;马龙;;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策略[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小驹;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徐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突出重点全面推进[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单继瑜;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杨红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檀勇 陈酿;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记者 徐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全社会参与[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孙志兵;江苏资助首批31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曾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重申报轻保护[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孟贵成;河北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进程[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池墨;保护“非遗”更应该重内质[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志彬;关于中医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4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王巨山;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及博物馆化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8 吴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高晓芳;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播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盛静;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崔苗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陈多琦;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娜娜;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李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初探[D];南昌大学;2008年
6 罗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但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国慧霞;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张敏;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D];浙江大学;2010年
10 王娟;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保护及其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09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509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