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基于“知识溢出”的审视
本文关键词: 旅游地理学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知识溢出 出处:《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地理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随着人才队伍的壮大与学科的发展,旅游地理研究的"学术化"转型势在必行。本文基于长期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指出旅游地理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以学术研究为根基,要以"知识溢出"为目标。围绕"知识溢出",文章论述了旅游地理学的学术研究、教师与研究者、学科教育的基本要求,明确了未来旅游地理"知识溢出"导向的学科发展方向。
[Abstract]:After more than 30 years' development, China's tourism geograph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t is imperative to transform the study of tourism geography into "academic". Based 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long-term tourism geograph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academic research should be the foundation of tourism geograph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Aiming at knowledge spillove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academic research,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and subject education of tourism geography, focusing on "knowledge spillover", "knowledge spillover",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knowledge spillover".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direction of subject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spillover in tourism geography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分类号】:F592.9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年05期
2 保继刚,张骁鸣;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检讨与反思[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3 保继刚;;从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到理想主义理性回归——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30年回顾[J];地理学报;2009年10期
4 郭来喜,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研究;1990年01期
5 宣勇;钱佩忠;;知识增长与学科发展的关系探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1期
6 王宁;;旅游中的互动本真性:好客旅游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赵勇;白永秀;;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8 刘智运;;论高校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02期
9 许箫迪;王子龙;谭清美;;知识溢出效应测度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7年05期
10 聂长建;李国强;;从“知识增量”向“知识升质”:以法学研究为例[J];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淑敏;孙坤;杨效忠;;近30a黄山旅游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2 程春旺;沙润;周年兴;;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旅游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3 桑秋;苏飞;张平宇;;辽宁省耕地生态足迹动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4 刘艳中;李江风;张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足迹环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5 郑敏;张伟;;山地旅游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6 谢雨萍;向悟生;;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7 甄翌;;基于生态足迹的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8 景秀艳;;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旅游地生态安全测评与规划调控——以泰宁风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9 邵小慧;罗艳菊;袁建平;;三亚市观光旅游者和度假旅游者生态足迹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10 李玉霞;肖建红;陈绍金;;国内外生态足迹方法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永刚;休闲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廖荣华;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王怀c,
本文编号:1510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510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