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露营旅游在中国:研究动态与挑战

发布时间:2018-02-14 20:29

  本文关键词: 露营 露营地 露营旅游 研究动态 出处:《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露营旅游因其自由、随性、回归自然的游憩特征,是欧美人热衷的生活方式与旅游首选。露营地建设与露营旅游成为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旅游业与旅游学术研究的新焦点之一。国内学界围绕概念引介,露营地选址与类型、露营地发展现状、露营旅游发展经济社会条件、露营旅游营销模式、露营旅游产品组织等对露营旅游进行初探。研究发现: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都注重露营地的规划建设活动,较少涉及露营营销管理研究;研究对象停留在露营旅游的客体(露营地、露营产业链),对露营旅游主体(露营者)的研究不够深入;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方法未被重视;研究视角多停留在经济层面,没完成向人文关怀的转变。
[Abstract]:Camping tourism, because of its freedom, randomness, return to the nature of recreational characteristics, Camp construction and camping tourism have become one of the new focuses of Chinese tourism and tourism academic research since the end of 1990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location and type of campsi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amp developmen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 of camp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marketing mode of camping tourism, the organization of camping tourism products and so on. All of them pay attention to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of the campsite, less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 of camp marketing management, and the research objects stay in the object of camping tourism (campsite, camping industry chain),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main body of camping tourism (campers) is not deep en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 i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quantitative method has not been paid attention to.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大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调控模式研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YJC790107
【分类号】:F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匡林;中国旅游业的成就、经验和趋势[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2 王玉田;举足轻重的中国旅游业[J];人民公安;2000年05期

3 刘叶琴;“入世”与中国旅游业[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中国旅游业该洗牌了[J];管理科学文摘;2001年08期

5 ;奥运拉动中国旅游业[J];中国林业;2001年20期

6 王关义,何志勇;中国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4期

7 连明刚;中国旅游业:大广场上自由散步[J];中国建设信息;2002年11期

8 ;中国旅游业可能提前“入世”[J];中国乡镇企业;2002年12期

9 ;中国旅游业将居世界第四[J];四川财政;2003年10期

10 魏小安;;中国旅游业投资现状[J];招商周刊;2003年4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文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航碑——纪念邓小平关于旅游业的讲话二十周年[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2 马波;;转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选择[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3 丁向华;;试论“入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4 李在昌;;三十功名谱朝阳——中国旅游业发展三十年精彩点滴回顾[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凌云;;新旅游论:一种虚幻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试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经验为例[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唐踔;;略论邓小平发展中国旅游业的思想[A];伟人智慧 强国丰碑——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在昌;;旅游业——光彩夺目的朝阳产业——从中国旅游业三十年成就说开去[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卫海燕;;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旅游业影响的分析与预测[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赵中一;;对于旅游的感悟[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IBF国际品牌论坛主席、易难品牌管理机构CBO 梁中国;品牌战略推动中国旅游业健康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2年

2 鄂平玲;中外专家在京研讨中国旅游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钱春弦;我国十年内将成世界第二大旅游经济强国[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唐本红;桂林成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举办地[N];今日信息报;2009年

5 毛雯;中国旅游业10年大发展[N];中国贸易报;2012年

6 周丽燕 李世宽;中国旅游业 为世界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N];人民政协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班若川 徐万佳 毕志强 羽欣 白骅 程芙蓉 梅柏林 ;建设美丽中国旅游业大有可为[N];中国旅游报;2012年

8 ;中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丰碑[N];中国旅游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杨春虹;做中国旅游业领跑者[N];海南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庞乐;中国旅游业应纵深发展 需融合自然和文化元素[N];西安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厉新建;中国旅游业跨国经营模式创新[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颖;中国旅游业行政监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张懿文;[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

3 郑世卿;中国旅游业市场结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4 钱磊;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省区差异及变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绵宝;债务融资、股权结构与中国旅游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6 徐丽霞;中国旅游业经济影响与经营效益评价[D];青岛大学;2009年

7 曾明华;中国旅游业“走出去”战略与跨国经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黄晓勤;中国旅游业发展探析——兼论以旅游业发展来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增长[D];浙江大学;2002年

9 张晓枫;浅析中国旅游业的市场竞争[D];厦门大学;2001年

10 赵海军;入世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11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511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d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