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徐州市城郊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6 14:41

  本文关键词: 徐州 城郊旅游 现状 对策 出处:《开发研究》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徐州市是淮海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富和完善的旅游资源。城郊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率先在徐州地区发展起来,一方面它顺应人们利用旅游减压的大时代背景,另一方面它与当前社会新的休假制度相结合,所以城郊旅游倍受居民亲睐。徐州市的城郊旅游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旅游开发管理、内容、产品和发展战略方面还存在问题,如何引导这一新兴产业积极健康的向上发展,本文将重点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Abstract]:Xuzhou is the core city of Huaihai Economic Zone,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in China, with rich and perfect tourist resources. As a new type of tourism, suburban tourism is the first to develop in Xuzhou. On the one hand, it conforms to the background of the great times when people take advantage of tourism decompress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combined with the new social vacation system, so suburban tourism is popular among residents. Although suburban tourism in Xuzhou has already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management, content, product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How to guide the positiv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is new industry,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discussing and putting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基金】:2014年度徐州市社科应用研究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徐州城郊旅游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4XSM-009)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默 ,刘庆洪;本刊与淮海经济区经贸委主任联席会议联合召开 淮海经济区建材企业发展研讨会[J];中国建材;2002年05期

2 张道刚;;尴尬的淮海[J];决策;2006年Z1期

3 王运宝;;决战“新淮海”[J];决策;2006年Z1期

4 ;百名代表联名提案 呼吁淮海经济区作为全国区域综合试点区[J];大陆桥视野;2006年04期

5 谭睿;王冬梅;;淮海经济区群雄崛起之比较[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年03期

6 徐敏;;淮海经济区低谷隆起的三大因素分析[J];前沿;2007年08期

7 郇红艳;牛雷;;淮海经济区城市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J];经济论坛;2008年19期

8 刘咏梅;;淮海经济区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王笑鸿;;浅论淮海经济区的低谷隆起[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5期

10 李广;;淮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思考[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房吉;沈正平;;我国东部沿海欠发达地区发展及其与发达地区经济差异的协调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纪;淮海经济区发展状况比较(上)[N];经济日报;2003年

2 姜纪;淮海经济区发展状况比较(下)[N];经济日报;2003年

3 程天赐;淮海经济区谋划走出“低谷”[N];农民日报;2005年

4 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吴克明 亳州市委书记 邵国荷 亳州市市长 刘健 蚌埠市市长 花建慧 安徽兴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尚澧;淮海经济区的机遇、挑战与对策[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年

5 安耀武;淮海经济区优势互补增实力[N];安徽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明贵栋;淮海经济区再议崛起[N];中国工业报;2006年

7 管理年 胡朝晖;淮海经济区在边缘中求索[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8 淮海经济区发展研究中心 苏汪;淮海经济区的发展优势与对策[N];国际商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本报通讯员;淮海经济区统计联席会第二十届年会在淮召开[N];淮南日报;2007年

10 王众;淮海经济区电视工作者聚首菏泽[N];菏泽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亮;区域发展视角下淮海经济区行政区划问题探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38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538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9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