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俄边境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本文选题:中俄边境 切入点:边境旅游 出处:《生态经济》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对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深入考察的基础上,从旅游产品、旅游项目、旅游设施和旅游市场四个方面分析了其旅游发展现状,探讨了其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以及面临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区域经济相对落后、旅游开发难度相对较大、旅游整体开发阻力较大等旅游发展劣势,提出了黑龙江省边境旅游发展的六大战略:国际接轨的跃迁战略、区域合作的空间战略、多元特色的产品战略、联动发展的产业战略、精益求精的品质战略和有机融合的文化战略,建议黑龙江省中俄边境旅游采取以下发展措施:改革管理体制、加强组织保障;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加强社区培训、提高参与程度;培养旅游人才、完善人才机制;加强旅游合作、促进协调发展。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the Sino-Russian border area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four aspects: tourism products, tourism projects, tourism facilities and tourism market, and probes into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and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of its tourism development. Ecological advantages and latecomer advantages, as well as the relative remotenes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e relative backwardness of regional economy, the relatively large difficul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great resistanc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s a whole,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ix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rontier touris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transition strategy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the space strategy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the product strategy with multipl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dustrial strategy of linkage developm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ollow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develop the Sino-Russian border touris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reform the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 the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optimize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strengthen community training. Improve the degree of participation, train tourism talents, perfect talent mechanism, strengthen tourism cooperation and promot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宁波大学旅游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0YJC850038)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3D01000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一三五战略科技计划项目(2012BG005) 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课题(12JDHY03YB) 宁波市学科带头人培育项目(G12-XK10) 宁波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海洋经济专题项目(HYS1205)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热米拉·阿布拉江;帕尔哈提·艾孜木;;新疆阿拉山口边境旅游发展SWOT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2 刘滨谊;刘琴;;西部边境旅游规划的特性、原则和程序——以新疆“四地州”边境旅游规划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张广瑞;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与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1997年03期
4 满海峰;;辽宁省“北黄海经济带”开放开发与中朝边境旅游经济发展[J];东北亚论坛;2010年03期
5 陈桂秋;论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意义[J];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02期
6 姚素英;试谈边境旅游及其作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7 徐松峦,岳惠志,张钊;吉林省边境旅游发展浅析[J];经济纵横;1997年04期
8 杨芳;方旭红;;我国边境旅游安全问题探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9 周彬;钟林生;陈田;戚均慧;时雨晴;任国柱;;黑龙江省中俄界江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06期
10 李世玲;刘庆友;任黎秀;;广西北海市边境旅游开发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燕;;瑞丽边境旅游业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2 热米拉·阿布拉江;帕尔哈提·艾孜木;;新疆阿拉山口边境旅游发展SWOT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3 刘滨谊;刘琴;;西部边境旅游规划的特性、原则和程序——以新疆“四地州”边境旅游规划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银淑华;;俄罗斯旅华市场独特性分析及其开发策略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王雪芳;;基于系统理论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环北部湾为例[J];商业研究;2008年06期
6 杜璇;温薇;;关于黑龙江省边境市县发展旅游业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3期
7 宁思明;范松宾;;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路[J];创新;2009年03期
8 满海峰;;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中朝边境经贸合作发展方向——以丹东—新义州两市开展经贸合作为研究视角[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徐淑梅;李圆慧;王亚丰;;中国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2012年03期
10 顾永顺;阮文政;;越南开发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分析与对策[J];东南亚纵横;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何小东;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华;边疆省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郑辽吉;乡村生态体验旅游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锋燕;丹东市旅游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红兵;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欣;异域、本土、旅游者:西双版纳跨境族群节俗演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岳乐;乌苏里江流域旅游开发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喜莎;沿边开放与新疆民族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盛晓阔;新疆边境地区县域经济对外开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魏凌峰;跨界旅游区合作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科明;舟曲县拉尕山景区生态位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氏黎黄;越南入境旅游市场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方曦来;来滇游客消费行为特征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恒;;辽宁丹东:五大核心优势蓄势待发[J];安家;2008年06期
2 刘滨谊;刘琴;;西部边境旅游规划的特性、原则和程序——以新疆“四地州”边境旅游规划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谢春山;魏巍;;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2期
4 张广瑞;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与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1997年03期
5 陈沧;;中越边境旅游的互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4期
6 张宝仁;近期中朝经贸合作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剖析[J];东北亚论坛;2005年05期
7 张慧智;;国际社会对朝鲜发展援助探寻[J];东北亚论坛;2009年04期
8 符全胜;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5期
9 徐淑梅;李圆慧;王亚丰;;中国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2012年03期
10 李燕琴;;旅游扶贫中社区居民态度的分异与主要矛盾——以中俄边境村落室韦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边境旅游研究”课题组;关于云南省瑞丽、畹町边境旅游情况的考察报告[J];财贸经济;1994年08期
2 于海志;;中俄边境旅游发展的PEST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4期
3 谢莉;边境旅游在西部开发中的意义及策略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孙永刚;试论禁止异地办照给黑河地方经济带来的影响[J];黑河学刊;2000年04期
5 杨丽;边境旅游市场分析与开发战略[J];思想战线;2001年05期
6 孔媛媛,崔靓;互贸区,中俄边境贸易发展的桥梁[J];北方经济;2000年07期
7 刘小蓓;广西边境旅游发展及客源市场开拓[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8 陈桂秋;论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意义[J];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02期
9 赵爱华;丹东中朝边境旅游的发展、问题及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关于云南省瑞丽、畹町边境旅游情况的考察报告[J];旅游学刊;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新建;农优勇;;龙州边境生态文化旅游的思考[A];陆荣廷与龙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马仕;束昱;;地下物流在上海的发展前景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金丽;徐用吉;王薇;;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战略[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韩海军;陈碾管;胡柏林;;三门峡市高效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思考[A];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沈熙环;;现状、问题与出路[A];第三届南方林木育种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陶永宏;;加快发展江苏海洋工程装备业的战略思考与政策建议[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马青;;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与农村教育的战略选择[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顾汉卿;;我国医疗器械发展战略与管理体制研究[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林斐;;淮河流域旅游业发展及战略构想[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季明川;;培育山东农产品品牌战略与对策研究[A];“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黑龙江记者站 姜一海 李云涛 张辉;中俄边境游成为黑龙江经济发展助推器[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刘云;黑河中俄边境旅游[N];云南日报;2006年
3 张全盛;黑河边境旅游在京备受关注[N];黑河日报;2009年
4 记者 张莉;黑河成为边境旅游异地办照试点[N];江南游报;2009年
5 记者 龚立仁 周凤文;中国边境旅游城市高峰论坛丹东举办[N];中国旅游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宋秀卿;我州加强边境旅游管理[N];延边日报;2005年
7 记者 刘卡玲 通讯员 孟萍;凭祥口岸边境旅游异地办证获国家批复[N];广西日报;2009年
8 尹一凡 李利国;黑河再次叫响边境旅游品牌[N];国际商报;2009年
9 吴林生;黑河边境旅游春潮涌动羊城[N];黑河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郑茂;我州即将开展对朝边境旅游异地办证试点工作[N];延边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保春;云南“走出去”发展战略与实现路径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2 吴华;中等收入阶段中国减贫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3 王征南;新时期我国饲料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4 陈静;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夏彤;中国玉米及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6 温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D];清华大学;2001年
7 陈琳;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战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李清泉;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杨泉;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支撑[D];河海大学;2005年
10 梁雪松;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红;欠发达县域新型工业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2 海涛;SC研究所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肖建章;深圳市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潘铁彬;厦门港务内贸集装箱业务发展战略[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李瑞军;吉林石化碳纤维厂发展战略[D];吉林大学;2009年
6 赵祺;高沟电缆产业集群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王莹;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发展战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8 张朝峰;LP公司发展战略初探[D];广西大学;2005年
9 韩会师;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彭洪跃;金鼎消防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28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628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