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旅游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本文选题:中国—东盟 切入点:无障碍旅游区 出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的构建与区内旅游人才的发展休戚相关。目前,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内,急需高标准、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而各类学校与企业所培养的人才多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专业实用性较弱,不能满足大量需求。因此,应该通过树立"专区"人才培养核心理念,加强人才纵向交叉对接培养,通过大国带动人才交换与合作培养等高校培养策略,设立"专区"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谐文化环境保障体系,来提高中国一东盟无障碍旅游区旅游人才质量。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ASEAN barrier-free tourism area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alents in the region. At presen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high standards and applied tourism professionals in the China-ASEAN barrier-free tourism area. However, the talents cultivated in all kinds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ability is weak, and they can not meet a large number of demand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vertical cross-linking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hrough establishing the core idea of "special area" talent train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ourism talents in the China-ASEAN barrier-free tourism area,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hould promote th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of talents, set up the "special area" tourism talent training base, and build a harmonious cultural environment guarantee syste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ourism talents in the China-ASEAN barrier-free tourism area.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广西独立学院旅游应用型人才技能培养研究”(2013C185)
【分类号】:F59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东盟有望成为/世界旅游市场/“老大”[J];今日南国;2006年13期
2 王磊;梁奎;;四川与东盟旅游服务产业内贸易的核心因素初探[J];价值工程;2006年09期
3 ;经济短波[J];东南亚;2007年01期
4 杨丽琼;何维俊;;东盟合作视野下西双版纳旅游发展思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李世泽;;广西与东盟旅游市场竞合模式研究[J];创新;2007年01期
6 陈红玲;崔俊涛;;建设广西—东盟旅游大通道的设想[J];商业时代;2006年18期
7 户怀树;;广西与东盟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8 邹春萌;;试析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旅游竞争力[J];东南亚纵横;2007年11期
9 潘冬南;;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程胜龙;;东盟国际旅游市场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思敏;;广西与东盟国家区域旅游合作构想[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2 宋一兵;;试论东盟区域旅游战略及其可持续发展要素之缺失[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3 陈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全面提升广西旅游形象与地位的对策研究[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4 祖玲;胡宝清;周游游;;广西“红色路线”旅游资源的系统整合[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5 王文亮;;建设商贸旅游城镇 推进沿边经济发展[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泰国记者 丁刚 孙广勇 暨佩娟;单一签证游遍东盟提上日程[N];人民日报;2011年
2 本报特派记者 贝为超 覃海明;精彩的“蛙跳”[N];广西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何侃 甘强 谭晶纯 张议橙;山海之间[N];云南日报;2011年
4 程大兴;从“新马泰”热到携手双赢[N];广西日报;2007年
5 叶辛 金羊;打造“无障碍”东盟跨国游成今年论坛目标[N];国际商报;2007年
6 吴龙源;资源旅游巧打“东盟牌”[N];广西日报;2005年
7 盘由之;东盟国家:大力“促销旅游”[N];广西日报;2006年
8 教培;东盟旅游官员在津“学”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6年
9 记者 刘昆 通讯员 李静;“中国——东盟”主题文化魅力尽显[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记者/张柏萍;东盟国家成为桂林旅游新的客源地[N];广西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巍;中国—东盟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谢志华;广西与东盟旅游企业建立电子商务战略联盟初探[D];广西大学;2005年
3 李玫;基于东盟航线开通下广西东盟入境旅游市场拓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4 唐碧艳;构建广西—东盟旅游经济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黄玉斌;面向东盟的北部湾旅游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宇;CAFTA背景下广西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薛刚;东亚旅游发展与合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张云锋;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与泛北部湾国家旅游交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钟美玲;老挝国际旅游市场开拓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10 刘桂玉;大湄公河次区域框架下广西旅游合作与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38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63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