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民俗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化研究
本文选题:北京 切入点:民俗旅游发展水平 出处:《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北京市为例,构建民俗旅游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出民俗旅游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分析了京郊民俗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郊民俗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在逐步提升,空间差距不断缩小;不同民俗旅游发展水平的区县数量结构由"树棒型"变为"纺锤体"型;高水平及低水平区县均呈现出由"斑块"离散分布发展到"连片"状相对集中分布的特征,且聚集程度越来越强,分别集中于北部和南部。资源禀赋、政策环境和区位条件是影响民俗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化的重要因素。
[Abstract]:Taking Beijing as an example,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folklore tourism development level is construct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folklore tourism development level is calculat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folklore tourism economy in the suburbs of Beij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folklore tourism economy in the suburb of Beijing is gradually improving and the space gap is narrowing;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 of different folklore tourism development level changed from "tree stick type" to "spindle body" type, and both high level and low level counties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tch" discrete distribution to "continuous slice"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Resource endowment, policy environment and location conditions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folk-custom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大学教育部绿洲生态重点试验室;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项目(编号:CIT&TCD201403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01199) 北京学研究基地资助项目(编号:BJXJD-KT2014-YB01)
【分类号】:F592.7;K89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朝霞;;浅论云南省保山市民俗旅游的开发[J];大众文艺;2011年05期
2 ;北京工商民俗旅游商会2012年 第一期民间艺术传承培训班在京举办[J];黄河之声;2012年01期
3 陆景川;;民俗旅游发展浅探[J];民俗研究;1988年02期
4 辛玉平;;民俗旅游村——石家庄[J];民俗研究;1989年01期
5 李燕;;客家民俗旅游研究述评[J];青春岁月;2013年21期
6 罗曼;;浅析民俗旅游的开发[J];神州;2014年03期
7 雷俊霞;;民俗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5期
8 孙天胜;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伤害[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3期
9 周星;;“民俗旅游”研究的重要收获[J];民俗研究;2007年02期
10 闫爱萍;;略论民俗旅游项目的开发[J];沧桑;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守容;;北京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发展[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唐园园;;试论民俗旅游与跨文化交流[A];翻译·跨文化旅游研究[C];2012年
3 陈晓;郑丽;;转型中的日照市民俗旅游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4 杨俊丰;;传承乡土村落特色的民俗旅游村规划建设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康陵村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杨路塔;;民俗旅游:匀城资源开发的一项系统工程[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6 高铭群;;从鹿港的兴起看石狮民俗旅游的前景[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7 唐玲萍;;旅游者对民俗旅游产品本真性的感知研究——以云南新平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村为例[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8 褚筠;冷红;;京郊民俗旅游接待型村庄规划建设探讨[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姜红;;民俗旅游业发展浅析——以青岛市李沧区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10 任国柱;李波;郭焕成;汪升华;;北京市民俗休闲旅游发展现状研究[A];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史延廷;民俗旅游成为京郊主打产品 1500余民俗旅游接待户挂牌[N];中国旅游报;2002年
2 李万佰;民俗旅游:解决“三农”问题新途径[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羡渔;有些民俗旅游变“味”了[N];中国人口报;2005年
4 胡玉泉(北京市昌平区长陵镇党委书记);民俗旅游大有可为[N];科技日报;2001年
5 李万佰;民俗旅游拉动山区就业[N];农民日报;2004年
6 彭金香 侯春明;弘扬革命传统 发展民俗旅游 构建和谐村镇[N];农民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孟芮溪;民俗旅游拓宽农民增收路[N];中华合作时报;2013年
8 程瑞山;发展民俗旅游要深挖文化内涵[N];中国旅游报;2013年
9 记者 于淑鸿;逊克全方位开发鄂乡民俗旅游[N];黑河日报;2013年
10 李文杰;打造民俗旅游突出地域特色[N];兰州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婷婷;传统风筝艺术在民俗旅游工艺品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5年
2 王文锋;朝鲜族村落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3 张沿沿;民俗旅游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4 王岩;民俗文化在太平镇旅游区景观设计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5 宋晓云;论民俗旅游的开发[D];浙江大学;2010年
6 朱小憧;民俗旅游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7 常玲;拉萨市民俗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匡阗;民俗旅游村真实性的调查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顾涛;中国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芳;论民俗旅游[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44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644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