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入境旅游流量与流质发展变化分析
本文选题:入境旅游 切入点:优势指数 出处:《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常态下入境旅游质量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文章用1994-2014年全国及安徽省入境旅游业的相关数据,从旅游流量与流质的视角,采用优势指数、流质指数及旅游流量—流质二维矩阵,分析安徽省入境旅游流规模和质量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安徽省入境旅游业运行表现出明显的危机敏感性与抗经济周期性,发展演替过程呈现阶梯式和阶段周期性;发展过程中呈现量与质不同步,优势指数在波动中上升,流质指数在波动中下降,优势指数—流质指数二维矩阵呈"量弱质优型→量优质弱型"态势演变,综合水平趋于下滑。研究结果可为安徽及同类省域入境旅游科学发展提供借鉴。
[Abstract]: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inbound tourism under the new normal stat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and maturity of tourism industry in a country or region. This paper uses the relevant data of inbound tourism in China and Anhui Province from 1994 to 2014.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ourism flow and flow, the advantage index, flow index and two dimensional matrix of tourist flow-liquid are adopt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law of the scale and quality of inbound tourism flow in Anhui Provinc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operation of inbound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 shows obvious crisis sensitivity and anti-economic periodicity, and the development succession process shows a step by step and stage periodicit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are out of sync, the dominant index is rising in the fluctuation, the flow index is decreasing in the fluctuation, and the two dimensional matrix of the superiority index and the flow index is "quantity weak quality superior type". 鈫扵he situation of quantity, quality and weak "evolv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level tends to decline.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inbound tourism in Anhui and other similar provinces."
【作者单位】: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JY1312) 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SK2014A338)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鸿;中国入境旅游的灰色预测[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傅云新,张成杰;山东省入境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年17期
3 吴国清;上海城市入境旅游及竞争力探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宋鸿;陈晓玲;;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中国入境旅游增长空间格局[J];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01期
5 ;2019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入境旅游目的地国家[J];稀土信息;2006年01期
6 生延超;;国外居民旅游需求对中国入境旅游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四川入境旅游研究课题组;贾松青;;加快四川入境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6期
8 陈福义;生延超;;国外居民旅游需求对中国入境旅游贸易增长的影响[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9 杨锦权;王迎新;;中国入境旅游的产业地位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10 吴国春;牛伟丽;;黑龙江省入境旅游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洁;;入境旅游流变化的惯性与风险规避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管开宇;蒲英霞;黎新亮;;江苏省入境旅游人流量地级市尺度空间分布及其机制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法建;张捷;陈冬冬;;基于网络分析的中国入境旅游流特征及动因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毓;孙根年;;东部沿海入境旅游发展的时间同步性及区域响应[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振亭;马耀峰;李君轶;刘宏盈;;基于功能分析的我国入境旅游流区域差异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张凌云;庞世明;孙琼;;2011年北京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A];2012年首都旅游产业研究报告[C];2012年
7 张建融;左红丽;;加强系统培训 发展入境旅游[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8 冷显鹏;;环渤海沿海地区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特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魏颖;马耀峰;张佑印;;我国长三角地区入境旅游流西向转移规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胡柏叶;孙静春;常琳;;汇率波动对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影响研究[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涛;我省入境旅游形势喜人[N];安徽经济报;2005年
2 马莉;中欧协议为入境旅游助力[N];国际商报;2003年
3 记者 马振华;西藏入境旅游逐步升温[N];光明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周岩森;入境旅游蛋糕何时能够做大[N];河南日报;2003年
5 记者 周岩森;快速启动我省入境旅游[N];河南日报;2003年
6 周岩森;入境旅游处在突破前夜[N];河南日报;2003年
7 记者 孙玉波;上半年我国入境旅游保持强劲增长[N];经济参考报;2002年
8 ;我国入境旅游强劲增长[N];人民日报;2002年
9 吕中 王颖;去年我省入境旅游逆势走高[N];新华日报;2002年
10 记者 胡蓉 实习生 代学敏;省旅游局调研我市入境旅游[N];常德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庞闻;中国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角色定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玉娟;基于双对数线性模型的中国入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李振亭;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关联度及经济协调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董亚娟;供需视角下入境旅游流驱动与城市目的地响应耦合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宏盈;中国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梯度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现红;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驱动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44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644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