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旅游
本文选题:《周易》 + 文化 ; 参考:《兰台世界》2014年23期
【摘要】:从《周易》看,中国古代的旅游一开始就与文化相结合,两者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的旅游活动在文明之初就已经比较活跃了,不仅提出了行旅的必要条件,而且将其升华成为一种哲理。
[Abstract]:From the Book of changes, tourism in ancient China was combined with culture from the beginning, and the two became inextricably related. Tourism activities in China became more active at the beginning of civilization, and not only did they put forwar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ravelling.And to sublimate it into a philosophy.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档案馆;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B221;F59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璐;;唐诗宋词中“西楼”内涵的演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任运忠;;《周易》卦爻辞中的“文化词汇”及其英译[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冯溪屏;彭毅力;;《周易》的生命自然观及其自由意蕴[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徐建芳;;苏轼对待“小人”的态度及哲学依据[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陈逸;;试论中西在认识本原问题上的异同[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任运忠;;《周易》卦爻辞文本考辩及其英译[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年04期
7 范爱理;;取女吉与相感——咸卦爻辞新释[J];传承;2011年21期
8 周苇风;;《周易·大畜》卦的哲学精神——《大畜》卦中几个问题与廖名春先生商榷[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张陈铖;;明代三司会审制度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黄萍;;好客中国[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曾金清;;督脉循行考[A];中国针炙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辉杰;试论曾子学派的“孝”[D];复旦大学;2011年
2 林苏闽;西汉儒学的自然主义转型董仲舒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陈高明;和实生物[D];天津大学;2011年
4 邸宏香;《辨音纂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卫;孔子的人格[D];吉林大学;2011年
6 高方;《左传》文学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孟宪浦;苏轼诗学思想的生存论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胡真;先秦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9 李秋丰;论先秦时期的巫术与教育[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徐建芳;苏轼与《周易》[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巧珍;论形意拳内修外练的健身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梁拯;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的经典诠释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谷浩荣;基于范畴理论的中医风邪概念隐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支玉菡;《易传》的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魏维;“圆”和“圆”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孔晔s,
本文编号:1748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748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