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解说缘起、发展与研究方法进展

发布时间:2018-04-17 18:35

  本文选题:解说 + 概念与内涵 ; 参考:《旅游科学》2017年01期


【摘要】:解说(Interpretation)是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生态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解说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学术界以来出现了不少名词释义上的混淆,同时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阻碍了解说在自然保护地和旅游区的推广。本文综合提尔顿(Tilden)对解说释义以及西方多个关于解说概念的阐述,明确了亲身体验与交流联系是解说的两个最主要特征。与环境教育不同,解说是在自然环境中对主动学习的游客开展的活动。近年来兴起的眼动追踪技术和参与式GIS制图等方法,为解说效果评估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借鉴,具有推广价值。本文厘清了国内的解说概念,明确解说本身是对过程的描述,其核心是解释,这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Abstract]:Interpret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parks in China.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ecological protec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mprove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literacy.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explanation into the academic circles in our country in the late 1990s,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confusion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noun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lack of effective evaluation method, which hinders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xplanation in nature conservation areas and tourist areas.This paper synthesizes the explanation of explanation by Tilden and the explanation of several western concepts of explanation. It is clear that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communication are the two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anation.Unlik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terpretation is an activity for active learning tourists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The eye tracking technique and participatory GIS mapping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provide a new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interpretation effect and are worth popularizing.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concept of explanation in China, and clarifies that the explanation itself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 the core of which is explanation, which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furthe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parks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旅游局2015年度“万名旅游英才计划”(WMYC20151072)
【分类号】:F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苹苹;美国国家公园的经验及其启示[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2 王永生;;国家公园的形成与发展(二)[J];西部资源;2006年02期

3 周年兴;黄震方;;国家公园运动的教训、趋势及其启示[J];山地学报;2006年06期

4 郑敏;;美国国家公园的困扰与保护行动[J];国土资源情报;2008年10期

5 罗勇兵;王连勇;;国外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对中国国家公园的启示——以新西兰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为例[J];管理观察;2009年17期

6 韩文洪;余艳红;;云南省国家公园建设问题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2009年04期

7 刘静艳;孙楠;;国家公园研究的系统性回顾与前瞻[J];旅游科学;2010年05期

8 田世政;杨桂华;;中国国家公园发展的路径选择:国际经验与案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年12期

9 周密;;留给未来的国家公园[J];经济;2012年04期

10 ;扎库马国家公园[J];地图;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袁书琪;邓小荣;;国家公园发展的基本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唐晓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特色名片[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3 王连勇;;论加拿大国家公园体系中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承忠;阳纯希;;国外游憩政策初探[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受君;美国国家公园一瞥[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黎越;奥地利 徜徉在国家公园[N];经济日报;2003年

3 晋云;我省旅游业转型呼唤国家公园[N];云南政协报;2007年

4 田砚君 通讯员 张铭;云南将建设一批国家公园[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5 刘丽;“国家公园”,找寻保护与效益之间的平衡点[N];中国旅游报;2008年

6 记者 徐晓梅 通讯员 李国瑾;云南列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N];云南日报;2008年

7 李国瑾;云南被列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张红梅;杨桂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公园模式[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9 林洪岱;国家公园制度在我国的战略可行性(二)[N];中国旅游报;2009年

10 林洪岱;国家公园制度在我国的战略可行性(四)[N];中国旅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金泉;国家公园运作的经济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亮亮;中国国家公园评价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冰;中博国家公园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周兰芳;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构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唐立洲;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5 孙琦;国家公园理念下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的变革[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刘冲;城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运行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7 诸国强;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荆雪婷;山西省国家公园建设及开发的地理学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9 边源;北京周边4个户外露营地现状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6年

10 郭邦顺;自然遗产地国家公园模式发展的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64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764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7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