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中小文化旅游城市市域范围客源潜力分析——基于旅游支撑力视角

发布时间:2018-04-27 13:04

  本文选题:客源潜力 + 中小文化旅游城市 ; 参考:《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6期


【摘要】:基于SPSS相关分析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全国范围内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所在的33个地级行政单元短途短时旅游客源发展的社会经济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对比评价其市域尺度范围内的客源潜力情况,结果发现,由中小文化旅游城市空间分布所形成的地理区位条件并不是决定中小规模城市客源潜力大小的唯一原因,中小规模旅游城市内部的交通可达性、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全市非农业人口等经济社会指标也是中小文化旅游城市客源潜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各区位的中小文化旅游城市应结合自身的旅游发展现状,厘清影响本地客源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城市内部的交通通达性、城市外部的旅游可进入性、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等多个角度寻求客源挖掘和旅游发展之路。
[Abstract]:Based on SPS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Arc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ort-distance and short-term tourist resources in 33 administrative units of small and medium cultural tourism cities in the whole coun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conditions formed b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edium and small cultural tourism cities are not the only reasons for determining the potential size of tourist resources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indicators, such as the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the gross national product of the region and the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 of the whole city, are also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tourist potential of the medium and small scale tourist cities. The small and medium cultural tourism cities of each location should combine their own tourism development status, clarify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tourist market, from the city's internal traffic accessibility, the city's external tourism accessibility,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and other angles to explore the source of tourists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B89)资助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同林;九华山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及其行为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胡浩;王姣娥;金凤君;;基于可达性的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旅游潜力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6期

3 张捷,都金康,周寅康,张思彦,蒋兆刚;观光旅游地客流时间分布特性的比较研究——以九寨沟、黄山及福建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国家风景名胜区为例[J];地理科学;1999年01期

4 保继刚,郑海燕,戴光全;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J];地理学报;2002年01期

5 陆林;山岳风景区客流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J];地理学报;1994年03期

6 杨新军,马晓龙;大西安旅游圈:国内旅游客源空间分析与构建[J];地理研究;2004年05期

7 金凤君,叶嘉安,叶舜赞,张文尝,钱志鸿;北京/上海—香港客源潜力研究[J];地理研究;1997年04期

8 俞金国,王丽华,李悦铮;我国国内客源市场发展潜力量化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1期

9 南宇;赵利敏;;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10 武传震;;“旅游支撑力”阴影区的形成机理和对策研究——以济南、泰安、曲阜为例[J];旅游论坛;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乃举;徐明;黄翔;;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实践研究——以安徽和合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汪淑敏;孙坤;杨效忠;;近30a黄山旅游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3 潘立新;林玉标;李养兵;苏静;;滁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4 田浩;;湘西自治州旅游业发展分析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3期

5 俞飞;徐阳阳;;旅游景区形象屏蔽的形成及演进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周玮;沙润;任黎秀;吴兰桂;钟静;;福建牛姆林山地旅游景观特征和设计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7 陈丽;;盐城市沿海滩涂利用模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8 张士伦;常胜;;交通条件对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9 程春旺;;旅游地空间竞争非线性关系研究——以安徽西递、宏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10 刘俊;陆玉麒;;连云港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市场开拓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娜莎;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波;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类型与区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文杰;旅游干扰驱动下草原景观格局演变生态效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洁洁;国际关系及重大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王亚欣;当代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叶欣梁;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霁;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旅游营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国先翠;武汉市城市湖泊生态旅游潜力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董桥锋;素朴之美——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许伟民;集安市旅游市场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尹优;广西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谢莲花;基于旅游者行为的南宁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刘黎黎;满足南宁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对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曹桂萍;旅游活动对泰山风景区土壤与植被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8 冷显鹏;基于空间视角的哈尔滨冰雪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金锋燕;丹东市旅游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婧;基于H图理论的旅游区线路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显红,王苏洁;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阿米娜·吐尔逊;;新疆国际客源市场时空发展变化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3 朱同林;九华山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及其行为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黄成林;黄山、九华山客流季节分布和国内客源市场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5 石强;贺庆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最佳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钱益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质量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楚义芳;超载、旅游污染及其控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年01期

8 薛惠锋;骊山风景区植被资源旅游潜力评价与绿化规划[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2年02期

9 王迪云;李若梅;;基于对应分析的我国入境旅游相关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6期

10 李平华,陆玉麒;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小润  通讯员 白锋哲;[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浩;中小城市环城游憩地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2 邹军;风景名胜区国内客源市场特征及空间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垣明;朱莉霞;;城市旅游人才培训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5期

2 陈健;;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以扬州为例[J];中国商贸;2009年21期

3 方永玲;余国新;;乌鲁木齐市南山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实证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0年03期

4 马丽君;孙根年;马耀峰;王洁洁;;气候舒适度对热点城市入境游客时空变化的影响[J];旅游学刊;2011年01期

5 易丽蓉;傅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8期

6 乌铁红;张捷;李文杰;曹靖;刘泽华;;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及成因——基于入境旅游经济区位熵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5期

7 朱瑞平;;基于游客感知的地质公园旅游品牌价值影响因素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马丽君;孙根年;杨睿;龙茂兴;;城市气候舒适度与游客网络关注度时空相关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6期

9 张磊;杨静;卢扬;;区域水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关系分析——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10 李德明;江学淮;;徽杭高速公路对黄山市旅游发展的影响[J];黄山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马丽君;孙根年;马耀峰;王洁洁;;气候舒适度对东部热点城市入境游客年内时空变化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吕丽芬;;五台山交通连接与游客流量的相关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郑鹏;马耀峰;李天顺;高军;;西安入境旅游流流动的“推-拉”心理机理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卢松;张捷;;古村落旅游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及社区建设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刘泽华;Haitao Li;史春云;汪侠;张洪;;短期旅游流时间分布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响应研究——以云南省黄金周旅游客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李琛;;国内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实证研究——以御道口森林草原风景区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无锡市地方税务局局长 王国中;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N];华东旅游报;2002年

2 朱海录;滨湖旅游重点开拓周边客源[N];无锡日报;2008年

3 中国消费者报 邓曦涛;旅游文明 尽在细节中[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姚定康;美国旅华客源的潜力在哪里?[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大连 东南亚、香港促销回眸[N];中国旅游报;2002年

6 李国伟 贾林;云台山十一黄金周再创佳绩[N];焦作日报;2005年

7 王颖;江苏旅游今年“走”得更远[N];新华日报;2005年

8 张建宏;博物馆旅游开发的三个原则[N];中国旅游报;2007年

9 邬鸣;把游客从海边吸引到农村[N];西部时报;2006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建业;旅游类上市公司春节被“冻伤”[N];证券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华武;湘绣文化旅游形成与适应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芳;山西省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与评价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2 付志伟;基于SPSS分析的浙江省区域旅游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方晓U,

本文编号:1810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810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7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