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生态标签制度的海洋生态产品生态补偿标准区域差异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6 05:08

  本文选题:海洋生态产品 + 海洋渔业产品生态标签制度 ; 参考:《自然资源学报》2016年03期


【摘要】:论文运用海洋渔业产品生态标签制度,以两个海岛型旅游目的地为案例,对海洋生态产品生态补偿标准区域差异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和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分别有93.41%和95.90%的受访者支持海洋渔业生态标签产品,愿意为海洋渔业生态标签产品支付比普通海产品更高的价格;2)舟山市普陀区旅游目的地的浙江省游客、江苏省-上海市游客、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河南省-湖南省-湖北省-山东省游客和其他省(市、区)游客,承担的生态补偿标准分别为10.53、10.98、11.03和11.18元/kg,或14.39、17.59、20.54和22.87元/人次,通过海洋渔业产品生态标签制度,2013年可获得1.035 8×108元的生态补偿资金;3)烟台市长岛县旅游目的地的山东省游客、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游客和其他省(市、区)游客,承担的生态补偿标准分别为10.86、12.85和13.70元/kg,或13.26、17.57和17.56元/人次,通过海洋渔业产品生态标签制度,2013年可获得0.207 0×108元的生态补偿资金。研究发现,两个旅游目的地均存在生态补偿标准的区域差异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cological labelling system of marine fishery products is used to study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 for marine ecological products by taking two island tourism destinations as examp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93.41% and 95.90% of respondents in Putuo District, Zhoushan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nd Changdao County,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espectively, supported the eco-label products of marine fisheries. Zhejiang Province tourists from Putuo District, Zhou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and Shanghai tourists, In Anhui Province, Jiangxi Province, Fujian Province, Henan Province, Hubei Province, Shandong Province, and other provinces (cities, districts),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s for tourists from other provinces (cities, districts) are 10.53, 10.98, 11.03, 11.18 yuan / kg, or 14.39, 17.59, 20.54 and 22.87 yuan per person,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eco-labelling system of marine fishery products,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und of 1.035 脳 10 8 yuan can be obtained in 2013. Tourists from Shandong Province, Beijing-Tianjin City, Hebei Province and Shanxi Province and other provinces (cities) in Changdao County, Yantai City, can be obtained in 2013. The standard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 tourists was 10.86 Yuan / kg, 13.70 Yuan / kg, or 13.26 RMB17.57 and 17.56 Yuan / person-time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eco-labelling system of marine fishery products,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und of 0.207 脳 10 ~ 8 yuan could be obtained in 2013.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s between the two tourist destinations.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62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3GQ005)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DJJJ03) 山东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12WG03)~~
【分类号】:F592.7;X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建卿;靳乐山;;中国生态补偿研究综述[J];林业经济问题;2008年04期

2 张淑翠;;探析生态补偿与生态税收的相关性[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1期

3 刘春江;薛惠锋;王海燕;杨养锋;;生态补偿研究现状与进展[J];环境保护科学;2009年01期

4 蔡邦成;刘庄;庄亚芳;;生态补偿的管理与调控政策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9年01期

5 张建肖;安树伟;;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李远;严岩;吴钢;赵景柱;;走向实践的生态补偿——试点进展及建议[J];环境保护;2009年10期

7 蔡邦成;庄亚芳;刘庄;王向华;;生态补偿的管理与调控模式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5期

8 陈治斌;;“生态补偿激励机制”探讨[J];学习月刊;2009年08期

9 陈治斌;;建立生态补偿激励机制 建设“两型社会”[J];城乡建设;2009年05期

10 王雅丽;刘洋;;强化金融支持 推进生态补偿[J];浙江金融;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贤金;;土地生态补偿:模式类型、价值基础与实现路径[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2 李永宁;;生态补偿法学涵义的经济学分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刘俊威;吕惠进;;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4 严力蛟;;生态补偿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王超宇;邸永召;;生态补偿制度之探究——以正外部性的生态补偿为视角[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6 谢维光;陈雄;;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述评[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7 施燕;陈原笑;苏倪;;生态补偿概念辨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任诗君;;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逸;黄贤金;胡初枝;;基于生态补偿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以江苏省沿海地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文华;;北京市森林的生态服务与生态补偿[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生态补偿走向制度化[N];人民日报;2006年

2 顾瑞珍邋丁冰;环保总局:生态补偿试点将在四领域展开[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记者 王立忠;我市4个县(市)区获省政府生态补偿[N];铁岭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徐琦;生态补偿尚需平衡多重利益[N];中国环境报;2008年

5 农工党中央副主席 刘晓峰;加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N];人民日报;2008年

6 孔志峰;生态补偿:不可忽视的责任[N];国际商报;2009年

7 记者 宋时飞;《生态补偿条例》起草工作启动[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8 记者 买天;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N];农民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尔德;区域性草原生态补偿定调[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10 魏家锋;神农架特色产业发展受益生态补偿[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燕;生态补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周劲松;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陈孜;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葛丽燕;流域阶梯式生态补偿标准研究及应用[D];郑州大学;2012年

5 张慧;海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薛友;苏州生态补偿评估[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付二光;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8 何欣;西南山地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9 张建肖;陕西秦巴山区生态补偿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闫伟;生态补偿的市场机制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50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850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1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