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社区参与的海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以五指山市水满村黎寨为例

发布时间:2018-07-23 12:00
【摘要】:民族村寨旅游主要指以活态化的少数民族生活场景和静态化的少数民族村寨建筑为基础开展的旅游活动,它肩负着边远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和文化传承的双重使命,当地社区的有效参与则是实现其使命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通过对五指山市水满村社区居民的实地调研发现,在旅游影响感知方面,八成以上的居民持有正面感知,认为旅游的发展利大于弊;在参与旅游发展的态度上,总体来说比较积极,有六成以上的居民愿意参与当地的旅游发展和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但在愿意为景区的发展提供建议、愿意参与资源的保护及旅游地的形象维护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缺少资金及政府和相关组织的支持引导是限制其不能深入参与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
[Abstract]:The tourism of minority villages mainly refers to the tourism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living life scene of 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and the static construction of the minority villages. It shoulders the dual mission of getting rid of poverty and becoming rich in the remote ethnic areas and inheriting the culture. The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of local communitie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ir mission.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residents of Shuiman Village in Wuzhishan City, this study found that more than 80% of the residents have positive perception of tourism impact, and think that the advantag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in the attitude of participating in tourism development, Generally speaking, more than 60% of the residents ar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m and engage in tourism-related work, but are willing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tec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image of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need to be improved; in term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lack of funds and the support and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and related organizations are the main factors restricting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三亚学院;
【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旅游开发对海南黎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机理与调控策略研究(HNSK(QN)15-84)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政策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2 曹端波;;浅析商标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08年06期

3 晏鲤波;薛群慧;;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规范分析与研究[J];消费导刊;2008年03期

4 卢宏;;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5 廖军华;;民族村寨旅游环境问题探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6 廖军华;;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综述[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7 于会霞;;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年09期

8 龙兴昌;;整合民族村寨旅游,打造武陵山旅游核心区——凤凰县旅游升级发展的思考[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2年06期

9 刘云;何达;周光蓉;胡洁庭;;家庭主导型民族村寨旅游现状调查研究分析——以雅安宝兴跷碛藏寨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1期

10 贾君钰;;论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永常;;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2 叶春;;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耗散结构分析[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何恩红;规范民族村寨旅游[N];贵阳日报;2008年

2 陈明媚;环境保护是民族村寨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N];贵州日报;2005年

3 秦纪民 见习记者 王菡娟;旅游已是寻常燕飞入千万百姓家[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 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张冠群;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村民的利益保障机制问题[N];中国旅游报;2011年

5 白明彦;贵阳市大力推进特色民族村寨旅游建设[N];贵州民族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张震;注重特色 加快发展[N];贵阳日报;2008年

7 杨树洁 本报记者 成嘉廷;合作共赢惠民生[N];贵州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强;新农民:民族村寨旅游对农民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玮;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2 向秋怡;民族村寨旅游手工艺品开发与村民增收问题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3 吕林珊;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场域中的文化资本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4 杨玉秀;民族村塞旅游开发中历史记忆的现代建构[D];云南大学;2016年

5 雷英;基于游客期望与感知差异的民族村寨旅游地文化开发与保护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杜庆;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社区和谐度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曹承娥;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8 贾君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9 田运海;湘西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研究[D];吉首大学;2013年

10 向明;基于社区居民感知与态度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39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139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4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