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异及影响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0 15:50
【摘要】:运用最邻近指数和ESDA方法,对1998、2004、2010年我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空间分布上,呈"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沿交通干线、内河流域及海岸线分布特征明显;时间演化上,表现由东部沿海逐渐向中部、东北部扩散的时序规律。②空间分布类型呈集聚态势,区域分布均衡度较低。③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特征,总体趋势不断减少,低-低集聚不断增强。④重心增长空间格局的发展态势不稳定,热点区和冷点区表现出一定的梯度性。最后,指出人口分布、经济水平、旅游资源和区位条件四个方面是影响我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
[Abstract]:By using the nearest neighbor index and ESDA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ces of excellent tourist cities in China in 1998 / 04 and 201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East Mixi sparse" is obvious along the main traffic lines, inland watersheds and shorelines, and the time evolution is gradually from the east coast to the middle. The temporal pattern of diffusion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showed the trend of agglomeration,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equilibrium was low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verall trend was decreasi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enter of gravity growth is unstable, and the hot spot and cold point area show a certain gradient. Finall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economic level, tourism resources and location conditions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excellent tourist citi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1JBGP041) 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006)
【分类号】:F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体系分析[J];城市问题;2005年05期

2 靳诚;陆玉麒;;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09年06期

3 黎筱筱;马晓龙;吴必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5期

4 刘大均;谢双玉;逯付荣;胡静;;四川省优秀旅游城市空间结构分形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3期

5 陈家刚;李天元;;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优化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陈家刚;李天元;;从区域差异角度看我国优秀旅游城市体系的建设[J];旅游科学;2008年02期

7 彭华,钟韵;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思考: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J];旅游学刊;1999年02期

8 吴必虎,冯学钢,李咪咪;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标准的理论与实施[J];旅游学刊;2003年06期

9 曲颖;李天元;;基于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过程的定位主题口号评价——以我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8年01期

10 党亚茹;陈韦宏;;基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航空客运网络分析[J];旅游学刊;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文;丁正山;;江苏旅游经济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2 史世莲;王媛媛;张青峰;罗倬;鱼泳;;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甘肃省经济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3 刘春;邵晓晖;;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4 吴滢;千庆兰;周柳青;;基于GIS的广东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5 徐英;;贵州省县域经济差距及其演化的产业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6 赵亮;李洪娜;;辽宁省乡村休闲型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7 葛贻敏;邓文胜;王倩;;池州市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1期

8 赵建昌;;宝鸡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马丽君;孙根年;;江苏省国际国内旅游的空间聚集性及成因分析[J];商业研究;2009年02期

10 姜海宁;肖海平;李广斌;袁丰;;长三角五星级酒店空间格局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华芳;孙凯旋;;关于城市与风景旅游和谐发展的探讨——以杭州与西湖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谦;;武汉城市生态旅游开发浅议[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冯亚芬;魏少琴;贾铁飞;;区域旅游资源时空结构分析——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4 蒋燕;马文军;;城市生态旅游管理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史修松;;中国工业经济空间差异及其演化——基于泰尔指数的分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恒;李悦铮;;全域城市化背景下的大连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迟紫境;李云鹏;黄超;;智慧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与构建方法研究[A];2012城市国际化论坛——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选择论文集[C];2012年

8 丁嵩;李红;;发达省份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时空分析——以广东为例[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3期(总第18期)[C];2012年

9 薛然尹;葛淼;郭立强;何进伟;胡燕宇;谷琳琳;杨绍芳;;成年人脉冲振荡肺功能响应频率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组合预测分析[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10 余裕星;高召锋;王连勇;;中国西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类型结构初步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6届年会暨金丝峡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迎辉;陕西省旅游经济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张文娟;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邵大伟;城市开放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及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孟祥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7 李晓峰;基于城市发展的城市模拟模型应用前景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刘云;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空间结构及其整合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白翠玲;森林公园旅游品牌塑造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10 黄震方;海滨生态旅游地的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优;广西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金锋燕;丹东市旅游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红波;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华丽;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哈尔滨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周菲菲;我国旅游用地分类与开发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朱芬芳;台州商务旅游市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文娟;中国主题公园空间分布与优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宾丽;池州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与市场预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祝亚雯;基于地统计学理论的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郝帅帅;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同林;九华山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及其行为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李飞,谢祥项;重庆都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李江;武汉市外部空间形态分形特征演变规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4 聂坚;白永平;孙克;王世金;;“红三角”地区城镇体系结构分形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5期

5 潘洪萱,,崔燮钧;试论上海都市旅游的发展及其定位[J];财经研究;1995年12期

6 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7 周玲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1999年10期

8 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年01期

9 胡小武;城市形象战略的两大属性[J];城市问题;2003年02期

10 陈志诚,曹荣林,朱兴平;国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及借鉴[J];城市问题;2003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姗姗;[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艾芳;[N];经济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林巧;国际旅游城市功能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李飞;旅游形象定位方法与实践[D];中南林学院;2003年

3 赵冉;旅游形象资源开发与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4 李娜;国际旅游城市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蔺薛菲;红色旅游目的地入口景观标识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大悟;论旅游城市环境的好客性[J];旅游科学;2001年02期

2 于宏伟;关于把青岛建成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1年04期

3 曹学芹;以青云山开发建设为突破口 努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1年Z1期

4 陈博;营造旅游大环境──玉林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纪实[J];沿海环境;2001年04期

5 宋喜德,特古斯;中国50特色城市之十七——建设现代化国际商业贸易旅游城市[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17期

6 丽莉;;人气最旺的10座旅游城市[J];决策与信息;2001年03期

7 唐俊雅;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与福建旅游业的发展[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谢雨萍,邓祝仁;中国旅游城市深发展原则问题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杨林;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J];中国标准化;2002年02期

10 孙仁;经营城市打造北方名城应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载体[J];理论观察;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迟紫境;李云鹏;黄超;;智慧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与构建方法研究[A];2012城市国际化论坛——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选择论文集[C];2012年

2 谢彦君;;当前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的另类解读[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蔡萌;汪宇明;吴文佳;钱磊;;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低碳化模式[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李玲玲;;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的城市文化建设——以广东东莞市为例[A];人居环境学研究论文集[C];2007年

5 汪宇明;蔡萌;;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低碳化路径[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6 黄贵宝;;迈向市场国际化的旅游新平台——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总部在北京设立[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7 郭玉增;罗士龙;;廊坊的定位——旅游城市[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8 唐子颖;吴必虎;;旅游城市公共游憩地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郭伟;;秦皇岛优秀旅游城市产业发展研究[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10 苏泽群;;旅游城市的生态建设——对扬州建设生态市的思考[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鄂平玲;把旅游城市做成精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2 洪舟 群蔚 志军 王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初评揭晓[N];新华日报;2000年

3 丁秀峰;由乌鲁木齐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所想到的[N];新疆日报(汉);2001年

4 本报记者 曹生旭;着力打造旅游城市的品牌[N];新乡日报;2005年

5 实习生 山川 实习记者 李懋 武海波 记者 胡春;旅游城市首先是卫生城市[N];雅安日报;2005年

6 记者 马坚兵;学习深圳广州经验 建设优秀旅游城市[N];运城日报;2005年

7 记者 吴世永;博乐市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N];博尔塔拉报;2007年

8 记者 江平;我市开展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果活动[N];赤峰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王虹 李刚;阜康今年冲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N];昌吉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郭思嘉;加大力度着力构建大旅游大产业格局 锁定目标积极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N];长治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红梅;中国中小旅游城市竞争力系统结构与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2 连晓燕;旅游城市的发展动力与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姜科;非常规突发事件背景下旅游城市形象及旅游者行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旅游城市发展潜力评价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2 刘迎辉;西安旅游城市竞争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3 颜文华;洛阳市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迟紫境;优秀旅游城市的转型与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5 吴静;保定市旅游城市竞争力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6 乔秀峰;基于主客博弈的旅游城市休闲系统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李文苗;低碳旅游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许雁冰;旅游城市的审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梁琴;低碳旅游城市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吉华;建设低碳旅游城市的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34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234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7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